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追梦强国 | 名瑞:绽放新中式嫁衣之美
追梦强国 | 名瑞:绽放新中式嫁衣之美
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30年,是一段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探索历程;30年,是一段风雨同...
30年,是一段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的光辉岁月。
199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字第0739号注册登记证发放,中国服装协会成立,标志着行业发展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彼时,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刚刚起步,进入初级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形成。
2021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迎来30周年。此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服装行业增长与质量、结构、格局相得益彰,总体步入了世界服装制造强国之列。
产业从初步发展到实现“强国梦”,离不开中国服装协会30年的相伴成长。30年的前行,服装人凝心聚力,在21世纪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史上,镌刻下的是一段不断追赶、领跑世界的精彩华章,是一代代服装人的造梦传奇!

30年,既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作为中国服装协会会刊,《中国服饰》特别策划采访了一批中国服装人,将于本期开始进行系列报道。他们代表着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中国服装企业家,作为行业发展的探索者、引领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们是最活跃、最智慧、最具担当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带来了属于这个行业的时代之音。(采访对象按姓氏笔画排序)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中涵

1955年11月,由13家绣庄组合而成的地方国营潮州市潮绣厂成立,以潮绣品为主。1979年,潮绣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工厂签下了全潮汕地区,也是广东省第一张钉珠服装的来料加工协议。1991年潮州市潮绣厂改名为潮州市潮绣集团公司,1993年改制更名为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时至今日,名瑞已成为一家集生产、设计、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婚纱礼服和刺绣产品的企业。它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品牌创始人蔡民强在改革开放先机下的锐意进取。而它能始终站在婚纱市场开拓的一线,成功实现转型再发展,则离不开青年企业家蔡中涵的带领。
《中国服饰》:近年来企业做了哪些创新,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蔡中涵:我们在婚纱晚礼服的设计中,融入刺绣的非遗元素,把刺绣当成蕾丝,创造了一个新的婚纱概念——刺绣婚纱,并在北京恭王府举办非遗主题的走秀。《中国服饰》:面对当前消费者 ,如何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他们?蔡中涵:要去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了解他们对于时尚的定义,了解他们对于自己婚礼的憧憬是怎样的,再根据提前预知的市场走向,进行婚纱晚礼服的设计。《中国服饰》:如何看待当下国潮崛起的现象,企业在此方面有没有布局?蔡中涵:“先拿来,后输出”是一个必然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国家快速的经济发展,在经济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文化自信一定会逐步出现,那么国潮自然会被深度挖掘。我们从2012年开始做刺绣艺术馆,就是在尝试去寻找中国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开发适合当代年轻市场需求的产品。《中国服饰》:当下处于两个百年交汇点,您认为新的时期对于企业或品牌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蔡中涵:深挖非遗文化内容,寻找可以适合当代的非遗元素,给这些元素赋能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推动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项目,逐步积累私域电商闭环。《中国服饰》:您认为中国服装行业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未来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期冀?蔡中涵:中国的工业品类是全球最多的,服装行业的上下游配套是在全球是最完善的,所以具备着快反的能力;未来设备自动化的加大投入,人均产值也会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中国未来还是处于快速发展,其单件人均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期成本还是偏高。这也将形成未来中国服装企业在国内以设计,产品开发去为中心,在制造方面以中小批量、快反去做产业布局,并在海外布局大批量,生产周期长的生产线。
中国服装协会、海尔衣联网携手启动“中国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智赋能全产业链
CHIC TALK 2022 预告 | 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行业智慧带动企业互联互通
中国首套商务休闲男装碳足迹测评发布,劲霸男装“碳”索套装上市






文章来源:中国服装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服装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中国服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