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聚焦浙理|遇见时尚产业未来

聚焦浙理|遇见时尚产业未来

2024.03.13 10:25

文章来源: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3月30日,国际时尚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此时浙江理工大...

3月30日,国际时尚管理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此时浙江理工大学阳春正好、樱花烂漫,在校园里汇聚了一群来自中国各地的时尚产业达人,本届高研班通过短短两天的课程,以“遇见时尚产业未来”为主题,站在全球经济形势剧变、数字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角度,把握时尚产业的消费趋势和创新科技的未来蓝图。



诸刚强老师


高研班特邀时尚科技专家诸刚强老师,围绕《新零售核裂变,SMART RETAIL新思考》的课题展开,以全球性视角探究本土化创新,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新零售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万物智联数字化产生的新物种以及小程序视域下如何开发用户黏性等话题。

本次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新零售溃败和智能零售前行、新科技赋能品牌力、新技术优化陈列,商品结构与调拨货、商品供应链的新技术能力建设。整个课程充分分析了时尚产业的当下、明天以及未来,针对时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核心竞争力建设展开研究和讨论。

● 新零售溃败和智能零售前行

● 新科技赋能品牌力

● 新技术优化陈列,商品结构与调拨货

● 商品供应链的新技术能力建设


新零售溃败&SMART RETAIL前行

零售业已进入无界零售4.0时代,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新科技的浪潮下,无论是企业人还是消费者的角色都在发生转变,商品和服务的应用场景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新零售不可避免地走向SMART RETAIL,以新技术为品牌建设核心竞争力。盒马鲜生作为国内新零售产业的前行者,通过智能化设备与大数据的应用,创造了新的零售生态,并创造了Uni-Market(全营销)模式重新定义生鲜市场的零售场景。


新科技赋能品牌力

“相信所以看见”,科技为品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世界产业竞争格局越发明确的今天,科技的发展为产品赋能,只有创造真正具备核心价值的产品,才能在传统行业向新型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找到一个独身之处。在鞋服企业中,NIKE是最早将senser(传感器)与运动装备进行结合的品牌,建立了品牌与消费者互联互动的运动跑步社区,重新界定了运动鞋的使用场景和消费者的角色特性,在全球的竞争市场中,做出了自己的格局。


新技术优化陈列,商品结构与调货

零售店最难的就是创造用户引力与用户黏性,激发更多的购买力,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当下的消费者缺乏的不再是优秀的产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汇总,科技为零售注入灵魂,新技术为消费者创造的不只是新的购物场景,更是直达用户痛点(pain point)和乐点(pleasure point)的产品推荐和购物服务。


商品供应链的新技术能力建设

诸刚强老师非常关注全球化公司的供应链生态建设,通过分析NIKE、阿里巴巴、Apple的供应链路径,指出当下品牌要获得新的竞争价值,必须建设超强的供应链来全局把控设计、生产、运输、营销以及售后全链路,将商品供应链从后端转移到前端,以全链路设计的视角为品牌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课程休息的间隙,老师与企业家们进行了新制造、新零售的讨论,互相交流了各个产业里珍贵的实战经验。来自中国各地的时尚产业达人汇聚一堂,正是当下中国时尚产业的缩影,也是中国时尚产业未来的支柱人才。



徐卫东老师

第二期课堂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徐卫东老师,他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中国服装业产品研发&商品企划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演讲。课程分为中国式商品开发,商品企划及趋势、业绩倍增的商品企划产品研发模式、快时尚极速供应链构建的机遇与挑战、消费升级背景下中国服装研发模式重构创新等四个模块。


中国式商品开发,商品企划及趋势


中国时尚企业往往重开发而轻企划,在品牌定位、风格、产品线、运营……作无数的调整,然而研发前端的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徐老师指出,中国时尚企业的产品开发大多是“伪开发”,是没有研发逻辑的,是缺乏系统性管理和企划的。为什么中国商品企划总是不给力,其一是因为品牌运营基因与商品企划模式不匹配,其二是因为对于连锁品牌和批发品牌缺乏明确的认知,其三是在外儒内法的中国文化大环境下品牌对自身定位不清晰,缺乏品牌DNA的连贯性。


业绩倍增的商品企划产品研发模式


徐老师将中国的商品企划流派分为四类,分别是设计企划流派、品牌企划流派、数控企划流派、买手企划流派,并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艺术生、文科生、理科生与商科生的战争。但无论哪一种企划逻辑,产品研发的核心仍然是产品,需要开发者将心注入,感同身受。徐老师创造了产品开发成功率up的倍增法则,对顾客定位,供应链前置、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设计核心等领域进行了探讨。


快时尚供应链构建的机遇与挑战

快时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时尚产业最热门的话题,是一个被神话化的商业模式概念。但徐老师指出,当代中国的时尚企业并没有完全理解快时尚的概念。快时尚鼻祖ZARA的产品结构和店铺陈列正是揭开快时尚产业本质的密码箱,其核心是先慢后快、先基后尚、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高连续性的产品DNA。

中国式快时尚产业的命门:

1.DNA不匹配

2.强改基因

3.重生产供应轻企划设计

4.把多上新当快时尚

5.重时尚轻基本

6.重上新轻补单

7.重设计轻企划

8.供应链不匹配


消费升级下中国服装研发模式重构创新

在中国服装研发模式下,时尚企业必须要认清自身的研发模式。最具典型性的是以ZARA为首的连锁品牌模式和以NIKE为楷模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批发品牌模式)。服装品牌要相信自己的核心价值,坚持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徐老师提出了当下社会常见的两种研发误区:基因悖论和体制悖论,并加以阐述。


课程结束时,大家为徐卫东老师的精彩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徐老师所带来的大量资讯干货和实战经验给了学员们对于时尚产业新的认知。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商品企划,其核心灵魂都在于产品,在未来全球时尚品牌的竞争战中,高品质单品、全链路情报、前置的快反供应链才是制胜法宝。



浙江理工大学

国际时尚管理高级研修班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