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他山之石】板鸭起家→羽绒服发家,这座年轻的县城不简单

【他山之石】板鸭起家→羽绒服发家,这座年轻的县城不简单

2024.03.13 14:11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在庐山南麓 鄱阳湖西邻当年的垦荒青年在这里打造出一片新天地这是以“青春”命名的城...


在庐山南麓 鄱阳湖西邻
当年的垦荒青年
在这里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这是以“青春”命名的城市
江西共青城

从共青社、共青城开发区
到共青城市
从板鸭起家、羽绒服发家
再到如今创新发展
共青城羽绒服依靠电商完成产业转型
去年(2022年)销售额轻松突破两百亿元

今天

一起走进共青城
解读“温暖产业”的发展之路

1955年

很多上海青年来到这里垦荒
没有房屋,先搭建茅棚
没有粮食,就开荒耕种
从房屋封顶,锄头落地的那一刻起
这里的名字便叫作共青

也就有了后来因地制宜的创业故事

由于地理位置处于鄱阳湖边上
经常涨水导致种下的水稻颗粒无收
上世纪60年代
共青垦殖场开始试产板鸭
很快就达到年产十万只的能力

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回报

但创业者们并不满足于现状

他们将制作板鸭时废弃的羽毛回收利用

从做一些简单的枕头、被子

直到开始做羽绒服

大家熟知的脱胆羽绒服
就是共青人发明的
上世纪70年代初
这里的创业者凭着几十件羽绒背心
催生出全国最大的羽绒生产基地

🪶
随着电商的发展
羽绒服产业从线下转战线上
拼多多百亿补贴、直播带货等活动
助力了共青城羽绒服产业发展
当地羽绒服经销商说
入驻拼多多平台之后
2020年到现在已经实现了
超10倍的增长

高速增长的背后
是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
和品牌的高效联动
让老国货“闯”出了一条新路
而在它的身后
更是共青城羽绒服产业链条的飞速发展
大量订单的涌入
使传统生产模式无法满足需求
应运而生的智能工厂相比传统式

在效率上面可以提升30%

如今共青城市纺织服装产业
围绕着一根羽毛做出了大文章
羽绒服从这里走向世界
各地的年轻人也汇聚于此
武汉纺织大学
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院长王秋寒说
在共青城成立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
可以把大学研发的技术
和当地纺织服装产业嫁接起来

这里设计的羽绒服
不仅在款式上大胆创新
前不久还在米兰时装周亮相
向世界展示中国服装设计理念
和青年学子的才华

曾经以板鸭起家
羽绒服发家的共青城
如今依托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创新升级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城市之一
共青城通过一代代共青人的接续努力
让温暖产业“羽”众不同
也让青春朝气永驻共青
打造出了一份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青城样本”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