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4:18
巧媳妇工程——家在绿水青山畔,缝制富民新画卷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阳春三月,柔和的微风吹拂着大地。豫西南的大山深处,长江河畔,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
阳春三月,柔和的微风吹拂着大地。豫西南的大山深处,长江河畔,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坐落于此。艳阳当空,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庄尚还留着料峭的春风,给人带来一丝凉意。
在孙滩村的服装加工车间内,张建萍正拿着一件已经完工的儿童短裤进行质检。
建在支部上的车间
“我就是这个村的人,每天骑着电车来上班,5分钟就到了。”服装车间里,已经完工的成衣如小山一般堆放在桌子上,工人正在对成衣进行质检、贴标、打包,张建萍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道。
2017年,孙滩村通过招商引资,在村里成立了服装制衣厂。自从服装厂落地之后,张建萍便开始在这里工作,负责对成衣进行质检和贴标,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在服装制衣厂整洁明亮的办公楼里,孙滩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喜讲到,公司生产服饰主要销往欧美及日本等国,6年来,生产总值达4亿余元。目前,整个办公楼共有60余名工人在此就业,都是村里的村民。
“为什么非得是一个服装厂呢?”走在车间里,王文喜说,“当时我们村‘就业没平台,赚钱没门路’,我们就想引进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给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一个工作岗位。”
“这可是建在支部上的车间。”王文喜笑着说。为了消除企业在厂房建设、招工用工等方面的顾虑,让企业满意落户,村两委建立了6层的现代化办公楼,除了二、三层用来作孙滩村党群服务中心使用之外,其余楼层均提供给服装厂免费使用,不仅能“近距离”为企业提供帮助,还探索了村企联建、工作联动的发展模式。
随着服装厂不断的发展壮大,如今,建在孙滩村支部上的服装厂成为了公司的“总部”,生产车间扩展到了城关、黎集、陈淋子镇镇区等多个乡镇,不仅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其他村镇共300余人就业务工,每月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大山深处、长江河畔,美丽乡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服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故事也在继续!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