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4:20
巧媳妇贾小曼: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寒冬时节,走进河南开封尉氏县水坡镇横堤村的扶贫车间,机杼声不绝于耳,50多名巧媳...
寒冬时节,走进河南开封尉氏县水坡镇横堤村的扶贫车间,机杼声不绝于耳,50多名巧媳妇正在工作台前紧张忙碌着。
“我们和江苏、上海等地多家企业签订了订货合同,订单量大,必须加快赶制,才能按时交货。”童昊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负责人王付方说。
在缝纫机前,贾小曼又快又认真地缝制手边300多件棉衣的配饰,“定制这些棉衣的厂家要求3天之内完工,时间比较赶,必须加快进度!”贾小曼说,一件衣服需要配料、上机等十几道工序,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这是她在车间干的第3个年头,她也已经由一名普通缝纫工成长为缝纫骨干,现在一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元的工资。
贾小曼是尉氏县水坡镇东夹河村的脱贫户,一家7口人中,年逾古稀的公公婆婆需要人照顾,丈夫常年外出务工,3个孩子中最大的才上小学,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到了她的肩上。朋友介绍她到扶贫车间务工,自此,扶贫车间工作成了贾小曼人生中的“铁饭碗”。“真的没想到,我能在家门口就业,离得近,工资也很可观,最重要的是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贾小曼说,从她家骑车来上班,只需10多分钟就能到达。“刚开始我不太会缝纫,车间给我们进行技术培训,慢慢地,我也成了车间的熟练工啦!”
贾小曼说:“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现在俺两口啥都不想,就想依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像贾小曼这样的脱贫户在我们车间还有好多,扶贫车间让他们的生活既得到了保障,也有了尊严和体面,真正做到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脱贫户的命运也通过‘小小车间’得到了‘大大改变’。”尉氏县水坡镇党委委员付娟说。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