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4:22
现代汉民族民族服——汉襟,亮相北京国际设计周!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11月5日,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第5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
11月5日,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第5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本次展览为期16天,将尝试首发通过当代设计孕育出的传统工艺品牌,后期将这些品牌通过商业路径走向商业市场。本次展览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30多个,涵盖陶瓷、金工、竹艺、服装各个领域。
其中河南省服装协会设计师委员会推出的非遗项目汉襟制作技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汉襟,被誉为现代汉民族民族服。汉襟制作技艺历经120余年,五代传承,19世纪,东汉旧臣丛氏一脉循先祖遗迹,辗转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七贤镇古汉村汉献帝陵附近隐居,以行医为生。丛氏家族,代代相传,手工制作汉襟技艺,主要是为老人孩子居家休闲穿着,材质多为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棉麻蚕丝。汉襟制作技艺第一代传承人丛明斋,一生行医,喜爱太极等养生运动,在保留传统汉服的文化符号特征,加以改良,融入人机工学,形成了独特的汉襟制作技艺,具有制作简便、活动舒适、规格包容性强、适宜人群广泛的独特优势,深受大家的喜爱。
汉襟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丛剑,是河南省本土服装设计师,这次展览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按照正襟、礼襟、行襟、闲襟四种方式呈现了现代汉民族民族服的着装标准。正襟,适用于正式商务社交礼仪场合。礼襟,适用于婚礼、节假日等庆典场合。行襟,适用于旅行出游等户外场合。闲襟适用于居家、休闲、社交、运动等非正式场合。
汉襟通对黄河文化汉民族服饰符号的传承,为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留下可追溯的文史资料。汉襟的结构设计,让人穿着舒适,活动量大,同时适用于太极、医护、茶艺表演、学生服等场合穿着。通过对汉襟文化的发掘整理,可以为汉民族的民族服饰设计研发提供文史资料。
汉襟受到海内外热爱汉民族文化的人士的喜爱,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种设计奖项,并且被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指定为会务接待服装。
坚守传统文化,尊重时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引领国际风尚,是汉襟制作技的研发宗旨。说汉语,穿汉襟,汉襟正逐渐成为汉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表达了汉民族人民面对世界的精神面貌。
-END-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