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含绒量”变为“绒子含量” ,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含绒量”变为“绒子含量” ,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2024.03.13 14:22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天气渐凉,羽绒服已经陆续上市。从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这也意味...

天气渐凉,羽绒服已经陆续上市。从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今年冬天将是羽绒服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羽绒服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消费者购买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江苏南京新街口商业区的一名销售人员介绍,十月下旬,羽绒服销量逐步上升。今年4月起,羽绒新国标正式实施,最大亮点是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记者翻看了一件羽绒服的吊牌,吊牌上已经没有“含绒量”的标注。

“含绒量”和“绒子含量”的区别在于,以往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两种含量,而绒丝废料计入含绒量,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

江苏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高级工程师 朱小芳:绒子呈蒲公英小伞的形状,比较蓬松,绒丝的形状是一根一根的,没有蓬松感。老国标中“含绒量”里面既有绒子还有绒丝,起保暖作用的是绒子。新国标实施后,只标注羽绒里面绒子含量。

新国标实施后,服装成品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之为羽绒服。消费者购买时只要看绒子含量,就大概能判断出羽绒服的保暖性能。此外,羽绒种类的标注只区分鸭绒和鹅绒,不再区分灰绒和白绒等。专业人士介绍,消费者如果想选购一件合格的羽绒服,在选购时,还要注意看标识是否齐全,名称地址、安全类别、纤维含量、洗涤维护方案等是否标注规范。

新国标的落地对生产企业的影响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新国标落地后,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关注的内容比较多。”

此次实施的新标准变化较大,对羽绒服装各项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蓬松度的考核要求提高了,蓬松度测试方法修改为蒸汽还原法;防钻绒性的考核及评价方法修改为“成衣转箱法”;取消“含绒量”概念,改用“绒子含量”,且修改了绒子含量允许偏差;增加“绒丝+羽丝”的限量要求;羽绒种类标注只分鸭和鹅,不分灰和白;增加了成品洗涤后外观质量的考核要求;增加了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的限量要求的考核,让羽绒服的环保属性进一步提升。

祝炜表示,因为这个标准去年就发布了,企业有一年过渡期,对相关内容应该比较了解了,生产也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可以及时规避质量风险。
祝炜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标注90%绒子含量的羽绒服,比旧标准标注90%含绒量的羽绒服,实际对绒子的占比要求更高,因为旧标准90%含绒量的羽绒服,绒子含量只需要达到81%即可。”

此外,新标准取消羽绒颜色的标注。对此,祝炜表示,羽绒的品质和颜色无关,是白鸭绒还是灰鸭绒,都不影响品质。唯一的区别就是浅色面料用灰绒会透出颜色,会影响产品美观度而已。

企业的应对之策

新标准对适用范围作出了更明确的说明,原来的“以羽绒为主要填充物生产的各种服装”修改成了“以羽绒为填充物生产的服装,门襟、袋盖、风帽、领子等小部位可采用其他填充物”,并说明“不适用于羽绒和纤维共混填充、分层或分区使用纤维填充的服装”。

因此,对于混合绒及其他填充物等服装并不适用于新标准,建议企业自行内控或请相关检测机构协助制定相关测试方法或标准。

在使用说明中,新标准采用的“绒子含量”,对于消费者而言相对陌生,故在执行新标准时,建议企业做好新概念的宣传和推广,以便让消费者更好地接受新产品,方便新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新标准对产品防钻绒性能要求明显提升,建议企业进一步加强对所用面料的关注。尤其对纤维纤细的轻薄布料,应进行防钻绒性能测试后再考虑使用。

在新增理化性能项目中,AP和APnEO是纺织印染的常用原料之一,但其对环境的危害性早已证实,国内外多项法规标准将其列入限用清单中,因此企业应注意选择环保型助剂,做好原材料的管控。

对于羽绒品质,关键在于源头的把控,羽绒企业应选择羽绒来源更为明确的厂家,同时尽量避免从过多厂家分批采购,从而影响原料品质的稳定性。

对于含水量,虽新标准取消规定,但建议企业设置内控标准,以便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