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我国保暖用品在欧洲市场出口量明显增长
我国保暖用品在欧洲市场出口量明显增长
摘要:
由于能源价格飞涨,即将来临的冬天让欧洲人非常头疼。受此影响,我国保暖用品到欧洲市...

由于能源价格飞涨,即将来临的冬天让欧洲人非常头疼。受此影响,我国保暖用品到欧洲市场的出口量明显增长。
号称取暖“小三件”的帽子、围巾、手套,受到欧洲客户的欢迎。据义乌商务局统计,今年1-9月,义乌市出口帽类产品30.1亿元,同比增长53.1%。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章芳洁从事帽子出口已有30年时间,目前公司产品80%都出口到欧洲市场。“欧洲人户外运动比较多,对于帽子的需求量较大”,章芳洁表示。
章芳洁拿出几顶帽子告诉记者,这款兔毛帽子是今年出口欧洲最火的一款产品之一,累计已经卖掉20多万顶。
在义乌上溪工业园区的一家帽子工厂,40多个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制的是一批要在11月初发往芬兰的针织帽。
行业人士介绍说,欧洲冬帽产品往往是自3月开始进入下单旺季,一直持续到九月十月出货结束。但今年直到现在厂家还在陆续接到订单,即使在欧元汇率下跌的情况下,销量依然持续走高。对于近期追加的订单,传统海运已经来不及,不少企业会选择空运、陆运组合的方式。空运价格高,所以少量货物走空运,其他走卡车或者中欧班列。
浙江某国际货运代理总经理胡跃介绍:很多客户是急单,就会选择空运差不多7天。卡车差不多是20天,客户都会选择比较快捷的方式。最近通过空运或者通过卡车的量比正常的状态翻了三倍。浙江义乌帽业行业协会会长朱智慧表示,近年帽子的整体销售是向高端、设计感转变,大家更注重质量、设计,所以对欧洲(订单增长)也是很好地一个体现,卖得好起来了。在素有“中国手套之乡”之称的山东济宁嘉祥县,手套产业集聚。近期,嘉祥手套出口也迎来大幅增长。滑雪手套、打猎手套、滑翔伞手套……在山东济宁嘉祥县,各类专业的运动手套产品琳琅满目。满常通是当地一家手套生产企业负责人,他指着一封邮件告诉记者,他们刚接了一个欧洲客户的追加订单。“这个订单是芬兰客户刚刚给我们来的翻单,12000双,价格增加了10%,今年欧洲客户增加了很多这样的订单。攀岩手套、摩托车运动手套,这些手套既能保暖又有功能性,在他们国家很受欢迎”,满常通表示。据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出货已经基本结束,但今年冬天欧洲人户外出行需求增长,企业现在还在接单赶工、加紧出货。山东某户外手套生产企业副总经理满恒坤谈到:大宗货物一般采用铁路运输,能够15天快速到达客户仓储中心,紧急订单情况下,我们会采用空运方式,五天之内能够快速到达客户仓储中心。在另一家手套生产龙头企业,负责人陈旭向记者展示一双户外运动的电加热手套,这双手套由企业和欧洲共同研发,主要出口欧美市场,零售价约合2000元人民币左右。陈旭表示,手套价格虽贵,但今年的订单非常好,截至目前出口量已经达到25万双。企业根据欧洲市场开发了多种产品,今年出口订单整体有较大增长。“今年欧洲订单比起往年有非常大的提升,从往年只占全年订单的三分之一,到现在欧洲订单已占到全年订单的一半”,陈旭谈到。
嘉祥县拥有30多年的手套生产历史,现有300多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1500多加工户,50多家辅料生产和设备供应等配套企业。年产能达8000万双,是滑雪等运动保暖型手套的最大产地。今年1-9月,嘉祥手套产品共出口额5.2亿元,同比增长达60%,其中欧洲市场占到了一半。除了取暖“小三件”,每年冬天,很多女性都会选择穿上保暖连裤袜这种“光腿神器”,来抵御严寒。而今年,这款保暖神器在欧洲市场也迎来了抢购潮。宁波海关数据显示,1-8月宁波市出口裤袜820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8%。其中,出口至欧洲3109.1万元,同比增长100.3%。
所谓光腿神器,指的是类似打底裤的丝袜,因其与皮肤颜色相近,穿上后从远处看如同裸露着双腿,因此被网友称为“光腿神器”。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光腿神器”显然是秋冬季节,兼顾保暖与美丽的神器。今年,“光腿神器”在欧洲也卖得比较火爆,往年欧洲消费者都比较青睐薄款的连裤袜,可是今年却大为不同,他们要求连裤袜要加绒,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陆华珍是诸暨一家保暖连裤袜生产企业的业务经理,她告诉记者,以前出口欧洲的产品以薄绒和无绒为主,今年很多欧洲客户特别强调保暖性要够好,产品要用厚绒。据了解,陆华珍所在公司今年前九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000多万元人民币,超过了去年一整年,其中出口增量最多的就是欧洲。浙江诸暨某保暖裤袜生产企业总经理楼学松表示,现在的生产基本上排到了明年5月份。去年销售了300多万条,今年到现在就已经有360万条左右了。
在当地另一家保暖连裤袜生产企业,这里的业务经理章女士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出口欧洲的订单,同比增长了40%。尤其是使用了保暖新工艺的产品,很受客户欢迎。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普通家庭的能源开支大幅上涨。为了节省开支,不少人选择穿上一件可以“自发热”的电加热服。市场需求的爆发,也忙坏了国内很多生产电加热服的企业。
在福建晋江的一家电加热服生产企业,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将于11月20日发往欧洲的订单。负责人柯朝敏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一直发货到凌晨两三点,还是很难赶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刚推出去5000件,一下就卖完了。后面我们的订单已经增加到了3万多件,手上还有2万多件没完成。今年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增长了一半不止。”该负责人表示。
张华兹是另一家保暖制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生产的电加热服,平均一天至少往欧洲发货6000件。其中,一款专门为欧洲客户设计的电加热服,由于可以折叠两用,单品销量增长率超过30%,目前仍是供不应求。
“今年这款单品订单已经出来了,破了7万件。”福建晋江某电加热服生产企业负责人张华兹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往年来自欧洲的电加热服订单一般集中在6月份到年底左右。今年,预计这股订购潮将会一直持续到春节后,整个销售周期将比去年延长2个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市场对保暖纺织品需求的激增,主要是受短期因素的影响,并不足以成为长期的业绩支撑。一旦欧洲能源危机有所缓解或冬去春来,市场对该类产品的需求也将逐渐“降温”。由此看来,对于这波保暖纺织品的出口“热”,企业仍需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来源:央视财经 中国新闻网 中青网 北京日报 中国纺织报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