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千年古息换新颜,美好生活在息县!

千年古息换新颜,美好生活在息县!

2024.03.13 14:23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1千年古息换新颜2淮河两岸如画卷3我家就在公园边4刘邓大军渡淮处5旧时矿山变公园...

1

千年古息换新颜

2

淮河两岸如画卷

3

我家就在公园边

4

刘邓大军渡淮处

5

旧时矿山变公园


淮水奔涌,濮山叠翠,息州儿女自强不息。豫风激荡,息韵悠扬,千年古息日新月异。


放眼息县大地,人人踔厉奋发,处处生机勃勃:抢机遇,分秒必争!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工地上,装卸车来回穿梭、起重机隆隆作响、建筑工人鏖战正酣;抓进度,奋勇争先!息县纺织服装产业园内,抢天夺时、挂图作战,园区建设热火朝天;促发展,生机盎然!息州森林公园林中漫步清爽宜人,淮畔生态廊道骑行信马由缰,项店静缘农业产业园内串串葡萄香甜如蜜……



党的十八大以来,息国故地上崛起一座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的绿色城市,奠定了息县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一串串持续增长的经济数字,勾勒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一个个明珠般的美丽乡村,辉映着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


息县县长管保臣表示,113万息县儿女牢记嘱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濮山淮水间创造了千年古息的新传奇,书写了出彩中原的息县新篇章。



产业强县惊巨变


十年奋勇向前,息县经济发展“金”光闪闪:从2012年到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从136.8亿元,跃升至287.9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68亿元增长到10.19亿元;三产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产业结构越调越优,经济实力逐年增长。


2012年,招商引资19个项目,总投资41.6亿元;2021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就达169个、总投资714.7亿元;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等重点项目,更是开启了息县项目建设的“黄金时代”。


一串亮眼的数据,来源于“质”的蜕变:十年来,息县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廓清以纺织服装智能制造为主导、以食品大健康为特色的“1+1”产业定位,全面开创息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为此,息县成立招商引资与工业发展专班,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书记、县长带头招商,主导成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个驻地招商办事处跟踪招商,正大集团、北大荒集团、融通集团、德永佳集团、泰普森集团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和“国字头”企业纷纷落户息县,今年前5个月完成年度投资61.3亿元,在全市综合排名第一。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标准建设茅台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粮食年产量超20亿斤,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成功创建濮公山4A级旅游景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绿色崛起写新篇


漫步濮公山矿山公园,池中碧波荡漾,栈道人来人往,山脊绿树成林,满目苍翠;入夜信步龙湖公园沿河绿道,花繁叶茂,小路蜿蜒,流光溢彩的桥梁和湖水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听淮桥、九孔桥、栈桥、望淮桥横跨两岸,连通着息县的新老城区,见证着息县日新月异的绿色发展之路,折射着息县的绿色崛起。


明清时期,濮公山就以出产“息石灰”远近闻名。曾几何时,开矿、建石灰窑给濮公山留下沉重的创伤。“吃饭盖住碗,睡觉蒙着脸”,是当地群众往日无奈的戏言。



息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2012年起,将濮公山内开采了几十年的29个碎石场、9座石灰窑和7个旱砂场全部彻底关停,打响“濮公山生态保卫战”,将一座满目疮痍的矿坑废墟,变成了濮公山矿山公园。


而濮公山矿山的转型,只是息县逐“绿”前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息县先后建成森林公园、龙湖公园、濮公山矿山公园3座“千亩级”景观公园,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36.2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县城,获得文明城市提名。


更加注重生态引领,着力推进城乡融合,成功创建28个省、市人居环境示范村和2个“美丽小镇”。曹黄林镇谢老寨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路口乡弯柳树村被列入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实施淮河、澺河、清水河、闾河等水系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塔园水库、三里沟等黑臭水体,河湖长制工作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绿化造林9.92万亩,加快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淮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绿色成为息州大地最鲜明的底色,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息县常态。


民生为本向美好


历届息县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民生为本。2021年,息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055元、15301元,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成为息县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深入实施万名学子回归工程,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投巨资建成息县高中、龙湖中学、新一小等14所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6所,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达标验收,息县高中(二期)荣获全市首个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开省管高校县域办学的先河。


持续强壮交通骨干,息邢高速和G230、S335、S336等国省干线公路和渡淮大桥先后竣工通车,全县高速出入口增至5个,彻底改变了交通落后面貌。大力推进淮河淮滨至息县段、息县至长台关段航道工程以及淮河新区枢纽站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公路+田园”工程建设,全力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事项压缩94%,2041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豫事办”注册用户突破44万,“拿地即开工”“最多跑一次”等多种惠企利民措施,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推进两大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平稳有序运营,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县级三级综合医院,县疾控中心顺利搬迁,有序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全覆盖,扎实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高标准建成息夫人文化园、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3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获评“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近400场次,息夫人传说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息县嗨子戏《长淮飞渡》荣获河南省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县委书记汪明君表示,息县将踔厉奋发、勇毅笃行,坚持结果导向,发扬实干精神,奋力谱写“美好生活在息县”的绚丽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河南日报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