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新野:“小作坊”变身“致富坊”,越来越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新野:“小作坊”变身“致富坊”,越来越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2024.03.13 14:23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说服动员农村妇女接受工业化洗礼,走出家门当工人,走进工厂赚工资...

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说服动员农村妇女接受工业化洗礼,走出家门当工人,走进工厂赚工资,融入集体学本事,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通过体面工作,实现可持续增收致富!

9月22日早上,刚把小孩送到学校,郑霞便直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东元村的加工车间,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这个旨在帮助留守农民家门口就业的“小作坊”,因其灵活的上班时间、相对简单的工序流程,深受周边村民的青睐。

车间负责人介绍:“因在帽子工坊上班时间相对自由,在这儿上班的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她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在家照料孩子上学的。她们早上七点多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便到工坊上班,到了放学时间即可离岗到学校接孩子。在这儿上班不用为接送学生发愁,每月还能挣三千多元。”

王集镇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培育发展,为确保这些开在家门口的“小作坊”健康成长,该镇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包联责任,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专班对接、班子成员包联制度,主动对接企业和相关部门,每月定期上门了解企业需求,帮助协调解决生产、销售、用工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把一个个“小作坊”建成了村民的“致富坊”“发展车间”,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小作坊”在王集镇多达40多家,涉及玩具、服装、鞋帽加工、汽车配饰等,让近千名留守人员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月增收3000元左右,有效解决了留守妇女打工和接送小孩、照料老人不能兼顾的难题,打通了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这些“小作坊”在反哺社会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东元扶贫车间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在2021年扩建的基础上,2022年秋季计划进行三期扩建,上班人员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鸿盛欣电子更是实现了“三级跳”,它从最初反哺家乡建立小作坊,到在集镇建设生产车间,最后入驻新野县光电产业园区,实现了华丽蜕变。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