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年轻人,进厂才有未来!

年轻人,进厂才有未来!

2024.03.13 14:29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目前,制造业企业用工荒呈现两种显著特征:一是“两极分化”。头部制造企业凭借强大实...

目前,制造业企业用工荒呈现两种显著特征:一是“两极分化”。头部制造企业凭借强大实力、品牌形象与较高的薪资福利,在用人市场上占据主动,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人问题表现明显。

二是不同年龄段人员从事制造业的愿望不一。“90后”“00后”群体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更倾向于从事服务行业;“80后”出于家庭责任与生活压力,从事制造业的愿望与稳定性更强。

年轻人之所以“嫌弃”制造业偏爱服务业,背后有其选择逻辑与行为动机。服装、箱包等传统制造业以流水线为主,工作时间长、简单重复动作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单调封闭。与此同时,服务业工作环境氛围相对开放、轻松,普遍重视“团建”,但大家忽略的是未来,进服装等工厂,起码可以学到一行技术,现在很多服装厂60岁的工人都还有,服务业其实只是适宜吃青春饭而已,如果自己不做老板,上了年纪就不能再做了。

从根本上说,吸引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无非物质和精神两种。前者涉及是否“干得值”的问题,后者涉及是否“干得开心”。据调查,制造业整体收入水平比服务业低,目前总体利润率为15%左右,不到服务行业总体利润率的三分之一,这直接影响了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与行业吸引力。服务业“钱更多、更好玩”的观感,有力牵动着年轻人的脚步,进一步加大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用人落差。

还有三个因素也不容忽视:其一,制造业从业者主要来自农村,受当前农村就业渠道、收入来源多元化影响,农村劳动力从总体上被分流;其二,从经济发展与产业演变规律来看,第三产业将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吸引和容纳就业者最多的产业;其三,服务行业普遍采用“拿提成”的收入激励措施,这比制造业企业“发加班费”的形式更容易激起年轻人的工作热情。

年轻人是制造业的根基和未来,破解制造业“引不来”“留不住”年轻人的困境,企业不仅要重视员工福利的供给,更要满足员工精神世界需求;通过引入“家文化”与合伙人理念,强化与员工的情感纽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黏度与忠诚度;提高企业运营成本状况透明度,避免给员工造成“我每天这么辛苦,钱都被老板拿走了”的负面心理。

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引导和预警,避免企业无序发展、盲目扩张导致的严重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保持行业必要的平均利润,为招揽员工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收入保障奠定基础。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面向制造业的定制化就业培训,培养一批术业有专攻的职业化蓝领,并推动标准化、跨地区认证,避免重复考核测评;要科学开展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财富观、成功观。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