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4:38
我要当个好工人——新时代弄潮儿之巧媳妇王巧:这个巧媳妇真叫“巧”,心智齐用 逐梦“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社会就更加和谐,经济就加快发展!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社会就更加和谐,经济就加快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度、高质量推动巧媳妇工程的推广普及,把更多的留守妇女转化为巧媳妇,让更多背井离乡的姐妹们家门口找到工作岗位,让更多的企业找到合格的产业工人,坚定不移把巧媳妇工程进行到底!河南服装,融入乡村振兴,服务县域经济,巧媳妇工程在行动!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
李刚
巧媳妇 王巧
王巧在数个羊绒衫工厂摸爬滚打十几年,缝盘套口技术极为娴熟,也有管理人员的经验,这是她返乡创办羊绒衫缝盘加工厂的一个明显优势。万事开头难。加工厂创立伊始,为了保证工人连续工作不断档,王巧每天都要骑着家里的电动三轮车往返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和夏庄村之间,并将货物分散到方圆近5公里的农户家中,日行程近百公里。凌晨五点半准时起床,打开工厂大门,清扫院子和车间,为每个工位准备一天的羊绒衫半成品,并用电动三轮车挨家挨户地运送给需要分散制作羊绒衫的农户,成了王巧每天的必修课。寒来暑往,未曾间断。
由于王巧不怕苦、有耐心、肯让利,并愿意将自己多年练就的成熟缝盘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渐渐地,王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创办的加工厂的工人队伍也不断扩大。
亲仁善邻,心智齐用
和王巧同一个村子的朱朝英老人生活极为清苦,儿子外出打工,女儿也早已嫁人,只剩下她一个人在家里生活,住着一间小破房。由于年纪大,眼神不好使,再加上她行动不方便,王巧给她安排了一个在家里剪线头的活。
王巧说,安排朱朝英老人的工作时,她认真思考后觉得剪线头更适合老人。剪线头就是检查修剪成品羊绒衫上的线头,和缝盘比起来,剪线头的工作容易得多。老人剪线头的工钱是一件0.4元,一捆十件,一天下来老人多了能做十多捆,少的也能做五六捆,收入足够维持基本生活,这也是王巧能给她最大力度的支持和帮助。
在村里人的眼里,王巧是一个非常关心身边人的人,平时也经常到村里人家里走动,看看大家的生活情况,有啥能帮到别人的也会尽力去帮,所以大家都很信任她,也愿意和她一起创业致富。
机会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王巧的羊绒衫缝盘加工厂在2018年到2019年间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