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4:40
职装资讯 | 新一代登月宇航服有哪些黑科技?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航天服是在飞行员密闭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功能服装。早期的航天服只能供航天员在飞船座舱内使用,后研制出舱外用的航天服。现代新型的舱外用航天服有液冷降温结构,可供航天员出舱活动或登月考察。
NASA打算在2024年要将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并声称要将重返计划中的第一批宇航员降落在月球南极。要知道,月球南极地形复杂,属于“山区”。因此,NASA表示,之前的舱外宇航服是为太空行走(也称为舱外活动)而设计的,并不适合攀爬等动作。
NASA正在考虑多种有关宇航服的想法,来设计其新款xEMU。NASA总监察长办公室2017年的一份报告称,NASA内部先进宇航服项目自2016年11月开始集中精力研发新一代舱外宇航服,现在称为xEMU,并计划于2023年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在轨测试。
安全是重中之重
宇航服的任务就是为宇航员提供安全保障。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度(最低为-157℃、最高为121℃)以及致命的辐射、微流星体和真空环境是对宇航员的一大挑战。其次,还有一个危险是人类登月后才发现的:月球尘土。
这些月球尘土的直径往往小于1毫米,含有玻璃、橄榄石、斜长石等多种物质成分,有时候甚至还会有尖晶石和方英石这样的成分包含在其中。在失重的太空环境下,它们能够快速移动并粘附在宇航服上,然后被宇航员带回船舱,这会给宇航员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月球灰”还会卡住拉链,影响宇航脱下宇航服。
而xEMU不仅能保证宇航员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还具有“耐灰”的特性,为了减少“月球灰”的影响,xEMU摆脱了拉链,在背后位置留下了一个大口,然后这个大口会被无缝密封,并且还会在关节处放置多达16层的柔性防尘材料。
告别“袋鼠跳”
原来的宇航服不仅笨重,而且还对宇航员的行动有着诸多限制:膝盖最多只能弯曲90度、双手无法举到头顶和腿部无法大迈,等等。所以,在登月录像中的宇航员是以袋鼠跳的方式进行移动的。如果身体失去平衡的话,宇航员往往只能单脚跳而不能进行调整,这也导致了宇航员们有时会“五体投地”般摔倒,即便只是捡东西,宇航员也得“五体投地”。
这种“五体投地”的尴尬情况将一去不返。xEMU不仅更轻,而且它的各个关节处都设置了轴承。如今,穿上这身新宇航服的宇航员,这次可以轻易地举手过头顶、蹲下、走路和迈步等等了。
必须能更好地适应各种身材的宇航员
对xEMU的另一个考虑,则是它能够同时适应在未来的月球门户、月球甚至火星上的活动需求。艾奇森解释说,xEMU的设计是可以通过更换一些组件,来保证宇航员在不同任务环境中的安全。
这种新一代的宇航服还将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实现“一服多穿”。这件宇航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任务和需求,对特定的部件进行更换。例如在登月行动中,头盔的透明面罩被微型陨石刮伤了,此时宇航员可以直接回到船舱进行更换,而不用像以前那样,要么终止自己的任务,要么心惊胆战地完成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ILC Dover公司与柯林斯航空公司于今年8月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Astro”的宇航服,可用于太空行走、月球探索或火星探索。这个新的宇航服系统的客户目标是NASA,以及未来月球和火星探索的商业空间合作伙伴。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
中国长垣职业装小镇是长垣市政府、中国服装协会、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共同谋划建设、立足于培育发展职业装新兴产业集群,搭建产业合作发展、融合发展的职业装特色产业高端平台。项目采取“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文旅开发+产城融合+互联共享”的产业生态,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全方位的城市场景,着力打造5G智能应用、4A级文旅景区、工业4.0的现代化特色产业小镇,建成职业装产业的新地标、新典范。小镇已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元,项目一期占地面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