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4:41
巧媳妇带头人⑬丨留守妇女焕发新活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马进军的服装厂越办越火!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河南巧媳妇工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向中西部转移,解决劳动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河南巧媳妇工程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向中西部转移,解决劳动力资源是关键。“巧媳妇工程”发掘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长期被闲置的劳动力资源,把服装工厂直接下沉到乡镇乃至村庄,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守着家门口,就可以创业致富。打工不必去远方,从此夫妻不再分离,孩子不再留守,老人有人照顾,家庭团聚和睦;并吸引在外的打工人回乡就业,投资兴业,促进了人口红利回归,是“富百姓,富财政,保稳定”的民生工程。
“巧媳妇工程”实施9年多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建成大大小小的“巧媳妇”工厂6800多个,转化70多万留守妇女成为合格产业工人,带动近20万家庭实现稳定脱贫,构建优质产能约1500亿元/年。闲散劳动力进入工厂,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接受工业化洗礼,“幸福感”不断提升,这其中的意义和价值更要重要和深远…………
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
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以制造业为核心,
让产业集聚区丰满起来,
把闲置的厂房利用起来,
把留守妇女组织起来,
整合培训专业技术,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进行时!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
近日,在宝丰县闹店镇西杨庄村刚刚建成的骏马制衣生产车间,20多名女工正在缝纫机前练习裁剪、缝纫,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都是留守妇女,先让她们熟悉一下机械、练习一下技术,过几天正式开始做服装。”负责人马进军说。
马进军是闹店镇后李村人,也是一名85后,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十几年间,在江苏某服装加工厂由学徒一直做到包厂厂长。
2019年春节期间,闹店镇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利用成功人士节日期间回乡探亲的时机举办了企业家座谈会,邀请马进军在内的30余名在外成功人士回家乡、看变化、谋发展。其间,该镇积极鼓励他返乡创业。
“之所以回到家乡,一方面是南方的工价、房租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就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回来也希望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最主要的是镇政府招商的诚心和贴心的人文关怀坚定了我投资的信心和决心。”马进军说。
2019年上半年,马进军带着多年积蓄返回家乡,在后李村办起了第一家服装加工生产车间,招聘了村里十几名妇女到厂里上班。
经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由于供货方资金周转问题,货款要不回来,马进军只好找亲朋好友借钱,最终为工人支付了工资。
之后,马进军稳扎稳打,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和产品质量,逐渐打开了市场,订单量和销量不断扩大,原有的十几名工人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今年新春刚过,马进军就在西杨庄村开办了第二家制衣生产车间,购买了17台机械,招聘了20多名工人。她们都是附近乡村的留守妇女,入厂零门槛,可以接受免费的技术培训,学成之后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在家乡创业的这两年,我目睹了村里的巨大变化,以前村里的妇女不是外出打工了,就是留在家里看孩子,无聊、无奈又无助。自从鼓励她们到厂里打工后,很多人都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毕竟自己挣了钱,在家里也有发言权,虽然生手工资不高,但是养活自己,扮靓自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婆媳矛盾、夫妻矛盾、母子矛盾都比之前少了。相信未来这里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马进军说。
自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在全省开展“巧媳妇工程”以来,河南各地每天都在发生着生动感人的故事。服装企业家们作为巧媳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正带领着万名巧媳妇脱贫致富,焕发光彩。
十四五期间,“巧用心、巧用劲、巧用智、巧用情”的巧媳妇工程必将成为产业扶贫的发动机、摇钱树、铁抓手,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