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从“农民工”到“弄潮儿”,从“致富一家”到“带富一方”,淮滨振兴,近在眼前!

从“农民工”到“弄潮儿”,从“致富一家”到“带富一方”,淮滨振兴,近在眼前!

2024.03.13 14:46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发挥河南人力资源优势,把有规模的服装企业搬到河南的县城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发挥河南人力资源优势,把有规模的服装企业搬到河南的县城和大乡镇,把较大规模的职业院校办在县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强县富乡与巧媳妇工程齐头并进,大力推进县城提质增效,加强县城及较大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县城及乡镇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更好吸纳农业人口转移就业,提升产业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吸返能力。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在行动!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 李刚


“看我这皮料,都是最好的皮革,摸上去柔软,不掉皮,上身暖和。”袁仲池自豪地说。在淮滨县张庄乡八里村伊嘉服饰有限公司的皮衣生产车间里,负责人袁仲池正在查看刚到的皮料。据了解,该皮衣车间2018年2月正式开工,面积6000多平,已经投资有300多万元。


袁仲池以前在浙江打工二十几年,并在温州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厂,原料供应商、客户等群体都比较稳定,去年他把生产车间挪回家乡后,原料供应和订单客户都没有改变,但是厂房费用、用工成本等都降低了,“回家办车间以来,利润没变,倒是成本给我省了不少啊。”袁仲池高兴地说。


“这个扶贫车间建起来后,俺有活儿干了,在家门口就业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小,比出去打工安心!”分包工路敏说。


近年来,淮滨县持续响应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实施的“巧媳妇工程”,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把中心工厂建在镇上,把卫星工厂搬进村里,工厂进农村,村民进工厂,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地方经济压力大大减轻,就业率急速提升,财政收入逐渐提高,人民生活奔向小康。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


像路敏这样的员工,厂里还有70多人,其中贫困户有20多人,扶贫车间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工作,家里也多了一份收入,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这里大部分是家里有孩子的女工,计件算工钱,时间自由,前面是小学,工人们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来上班,放学接孩子下班,有些活儿还可以回家做。”该扶贫车间里的指导老师刘丽说,刘丽是袁仲池高薪聘请过来的皮衣制作专家,严把质量关。


“三个孩子,一个大学、一个高中,一个初中,还有两个卧床的老人,没办法出去打工,咋办!还好村里建了扶贫车间,农闲的时候打打工,挣得比种地多。”贫困户乔志云说,“我干活儿快,这种计件的活儿我一个月可以挣两千多哩!”乔志云主要负责做袖子和拉链,只见她手指不停,几分钟的时间一只袖子就已经顺利完工。


张庄乡立足实际,响应县里脱贫攻坚大计,建立“造血式”扶贫为主的扶贫机制,发展优质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就业岗位,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扶贫车间按照‘政策扶贫,企业搭台,贫困户参与’的原则,采取‘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运行,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难问题。


谈到未来发展计划,袁仲池信心满满“将来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扶贫车间,一个正规的服装厂才是我的目标”。


淮滨县通过实施“回归工程”,做大返乡经济,目前全县返乡人员投资创办企业79家,带动了3万多人回乡务工。越来越多的淮滨人从沿海回归家乡选择创业或就近就业,成为建设家乡,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