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0:36
【广州服协·行业资讯】奢侈品电商从业者快被低价格搞死
文章来源: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从综合平台天猫、京东,到垂直电商寺库、走秀网,再到海淘网站洋码头、小红书整个行业...
从综合平台天猫、京东,到垂直电商寺库、走秀网,再到海淘网站洋码头、小红书整个行业都在讲低价,但没人说这个行业是不是快被搞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
“第五大道”这家成立七年的奢侈品电商,现在开始向技术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转型。下面是记者与该CEO孙亚菲对话:
奢侈品不是快消品,它的价格是各种服务的综合。 如果这张做包的皮值300,然后电商把它卖到300,那么奢侈品但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都在用做快消的方法在做奢侈品电商。
在今年年初,我们进行了成立7年以来的首次融资,虽然最终结果还算令人满意,但是中间并不顺利。质疑的声音伴随着我们整个融资过程“从2010年至今,奢侈品已经烧过很多钱了,但也没有一家真正走出来”“你们也应该用价格来抢市场。”
但是在与孙亚菲对话中看来,基于奢侈品的特殊性,电商靠低价的战略很难走的通,理由有:
一、如第一部分“奢侈品电商上的折扣是怎么来的?”论述的那样,若货品为正品,那么货源基本来自四个途径,很难拿到很大的折扣,在价格上并无太大优势。
二、C2C无法控制正品(有淘宝为例不再赘述),而传统的B2C奢侈品电商有两种模式可以做,但都没有前途。
先说重模式。自己拿钱采货来卖,上述四种进货渠道都可以以这种重模式自采自销。由于奢侈品的价格高,面临着巨大库存压力。一个B2C电商,至少有三百个品牌,一个品牌下面少说也有100个SKU,一个SKU备货2-5个,那么也需要几十个亿的现金去采购,即使流动起来也需要压几个亿或者十几个亿的货。
这时候,电商面临两个选择:其一,把货品低价格卖出去,虽然加速资金运转,但是没有利润可赚,并且会遭到品牌方的不满,即使有尾货可卖,尾货数量有限且采购困难。其二,维持高价,虽然避免了与品牌方的矛盾,但是面对同行的激烈价格竞争,尤其是假货便宜的,很难卖出去。规模做不上去,重模式也就没意义。
换句话说,重模式中积压的库存会压死你。
再说代销模式。代销可以通过品牌方代销、总代理代销,经销商代销。代销有两种,一种是入你的仓库。入你的仓库需要他把货放进你的仓库,等买完后再结账。这些货的价值都很高,对方对你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你快速的就能够卖完。如果不能快速的卖完的话就不愿意放你这儿,他需要快速出去。所以这对电商的出货量有很大的要求,小平台难以达到。
还有一种模式是不入你的仓库,电商收到订单后去供货方调货。但这个模式对电商很大,因为你们之间的ERP不可能打通,有的货品在供货方卖出去后并不会及时告诉你,于是出现很多用户下单,但最终被告知没货的情况。现在行业内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
于是,B2C奢侈品电商所处的情况是:经常性缺货,买货没有钱,买货积压库存,还有一个缺乏售后。你这个商业模式有未来吗?B2C没有未来。
甚至孙亚菲觉得它的商业模式还不如闪购,闪购就是人家给尾货给你卖三天,不行的话就寄回去,但是闪购也没有未来。闪购鼻祖vente-privee是法国的,但已经撤掉的美国店,退回到法国去了。美国最大的闪购网站Gilt原来估值11亿美金,现在只估值2.5亿美金了。
所以未来是什么?
小编认为是电商和品牌方打通。品牌方直接供货,而电商平台要提供的是系统和服务。具体说来,平台直接和品牌方的线下店系统打通,用户能在平台中直接下单到某家店中,店铺负责发货,或者平台派搭配师取货后上门送货,并指导用户搭配。
这样做的好处是,品牌方直接供货了正品。由于系统打通,平台没有库存积压也不会出现缺货的情况。电商在这时候扮演更多的角色是系统以及搭配指导。
结语:
孙亚菲所说的这个模式能否走通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小编很同意她的一个观点:奢侈品被电商拉低了门槛,本不属于其目标受众的群体也在尝试购买奢侈品,这其中又滋生出了很多以假乱真的高仿品。而奢侈品本身所包含“服务”意义正在变淡,不知道这对奢侈品电商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来源:虎嗅网)
文章来源: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