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0:37
【广州服协·视野博览】校服变迁,你被哪个时期惊艳到了
文章来源: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晚清,那年月刚开办女学堂。这套女学堂制服,其实就是满服,穿在男人身上称长衫,穿在...
晚清,那年月刚开办女学堂。这套女学堂制服,其实就是满服,穿在男人身上称长衫,穿在女人身上称旗袍,本质是一回事。
而汉服和西服都是上衣下裳制,和满蒙一件套的袍装是有根本区别的。
民国时期的校服:
早在1929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后,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规定。(资料)
按照规定,男性礼服有三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袍长至足踝上2寸;二是黑褂,对襟长至腹,齐领;三是改良中山装,不翻领,仅有三个暗袋。女性礼服有两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二是袄与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
女生一般着以旗袍配半身裙,或者旗袍蓝褂子,男生普遍着中山装,标配小皮鞋加白袜。这样的校服在很多老照片或者影视剧中能够见着。而现如今,很多高校在毕业留念之时也会选择这样特别的校服来纪念大学时光。
1916年,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民国校时代,林徽因(右)
影视剧里经常见到这类袄裙式的女学生制服。这款校服是保守型的,标准版,宽袖过肘,长裙过膝,接近脚面。
当时也有一些东西方元素结合的校服,比如丁汝昌北洋舰队的这套“校服”。
30年代初学生制服再度改版。衬衣短裙,领带皮扣,有型有款。
70年代,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内普通中学女生,通常穿格子衫,深色长裤,黑布鞋。既显得朴素,又带几分青春俏丽。
男生则是经典的白衬衫和海魂衫混搭。
旋转的布拉吉
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享有一段短暂的蜜月期,苏联对中国不仅进行了军事和经济援助,在文化、服饰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受苏联画报、期刊、电影的影响,怀着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心理,列宁服和布拉吉风靡一时。苏联某领导人访华时,提出了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号召穿花衣来体现社会主义新形象。1956年1月,团中央和全国妇联针对妇女着装问题召开了座谈会,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发文号召妇女穿花衣。同时,中央领导人的夫人们、明星、妇女干部和女大学生们也带头穿花衣。布拉吉不仅舒适便捷、轻盈活泼,也体现了对革命理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追求成就了着装的主流。这一时期的女大学生校服多为布拉吉。
90年代,“面口袋”校服开始进入校园
宽松、透气、舒适,同时还在一定成度上阻隔了学生们的青春荷尔蒙,运动式的校服,在中国内地传播开来。
记忆中的你是否也曾拒绝穿这样的校服?可当你升学、毕业了,在路上看到身穿这中校服初中生,也会唏嘘不已。
香港校园的中学生:
香港属于特别行政区,一直以来,学生们校服都是有一种英伦风的感觉。百褶裙、衬衫还有别致的领结,一直都让内陆的学生们眼馋羡慕,很多内陆的学校也相继发生改变,换成这样英伦范儿的校服装备。
台湾在日据时代的校服是水手服,后来,台湾女生校服的以小西装配短裙为风格。
(综合转自网络)
文章来源: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