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0:41
【广州服协•流行趋势】漫谈旗袍
文章来源: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旗袍(cheongsam or qipao)是中国女性的一种传统服装。旗袍起源于...
旗袍(cheongsam or qipao)是中国女性的一种传统服装。旗袍起源于满族服装(Manchurian garment),于民国时期成为上海女校的制服。20世纪上半叶其款式融入西式剪裁而被大幅度改进。旗袍因其代表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形象而受到欢迎,由上海开始流行至全国,成为民国时期都市妇女的主要服装。其特征是立领(stand collar)、右大襟(right side opening)、紧腰身(fitting waist)、下摆开衩(slitting on hem)等。
面料(material)
早期为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满族旗人所穿旗装的面料以厚重织锦(brocade)或其他提花织物(jacquard fabric)居多,装饰繁琐。如今旗袍面料以各种绸(silk)、锦 (brocade)、缎(satin)、软纱(soft yarn)、丝绒(velour)、提花棉(jacquard cotton)等为主。
刺绣(embroidery)&图案(pattern)
旗袍的前胸、领口、袖边等位置通常会点缀各种刺绣图案,如龙(dragon)、凤(phoenix)、牡丹(peony)、梅(plum blossom)、兰(orchid)、竹(bamboo)、菊(chrysanthemum)、莲(Lotus)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其中苏绣(Su embroidery)、湘绣(Hunan embroidery)、蜀绣(Sichuan embroidery)和粤绣(Guangdong embroidery)的绣品最为精良名贵。
领子(collar)
二十世纪20年代,在其流行初期,旗袍风格与满族旗装已有很大差别,其领子受汉族妇女的影响,一度变为"元宝高领",而后逐渐变矮。二十世纪30年代,领子的风格开始多样化:高领(high collar)、低领(lower collar)、无领(collarless)先后流行;如今,其样式以高紧领(high-necked and closed-collar)、半圆角领(semicircle collar)、直角领、立领(stand collar)、软领、无领、水滴领(water-drop collar)、竹叶领 、马蹄领为主。
袖长(length of sleeves)
最初,旗袍为长袖接马蹄形袖端。这种款式是为满足满族人骑射生活需要而设计的。后来受汉文化影响,马蹄袖被改去,袖口也渐渐由窄变宽。二十世纪30年代,旗袍吸收西方裁剪的优点,变得更为简洁、轻便、适体。袖子也随之产生变化,有了长袖(long sleeves)、中长袖(three-quarter sleeves)、短袖(short sleeves)、无袖(sleeveless)等式样。
袍叉(slits)
早期旗袍长及脚面,为了方便行动才有了袍叉。后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对旗袍进行不断改进。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地在左边开了低衩。后来袍衩越开越高,渐渐高及膝部,甚至大腿,1933年后的一段时期很流行大开衩旗袍。如今袍叉分为单侧开叉(one slit on the side),双侧开叉(both side slits),前开叉(front side slit)和后开叉(back side slit)。
转自: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文章来源: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广州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