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6:06
数字化赋能、云端大秀——2021“中华杯·太酷”完美收官
文章来源: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4月6至7日,2021秋冬上海时装周期间,一场由“数字化”赋能、专为“Z世代”新...
4月6至7日,2021秋冬上海时装周期间,一场由“数字化”赋能、专为“Z世代”新秀打造的国际性大学生毕业季服装设计大赛——2021“中华杯·太酷”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圆满落幕。
始创于1995年的“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是知名度和影响力兼具的国家级、国际性的服装设计赛事之一,多年来为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素有“服装设计师摇篮”的美誉。在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的推动下,2018年起,赛事重新起航,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开启了新数字化时代的全新运作,并大胆转型,聚焦于应届毕业生,通过四年公益成长计划的运作,已帮助12000余位设计新秀稳健迈出从学习赛道转向工作赛道的第一步,由此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设计公益大赛。
获奖选手、决赛入围选手与嘉宾合影留念
2021“中华杯·太酷”由中国流行色协会、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太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承办。自去年9月拉开帷幕,上海时装周、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积极推动本届大赛。来自上海时装周组委会、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员会、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上海服装设计协会的领导,太酷、Lily、乌丫、劲霸、巴拉巴拉、MIAORAN、LEAFXIA、BronzeLucia、上久楷·宋锦等品牌方创始人,观潮网等时尚评论人,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等院校代表,Ontimeshow、DADASHOWROOM、设界时尚产业服务平台、上海吉汭泰等合作伙伴及业内嘉宾出席了复评和颁奖盛典。
“中华杯.太酷”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时尚产业中心理事长邵峰与银奖获得者刘子维就作品进行深入沟通
最终获奖名单为:
北京服装学院郭潇滢的作品《合和自在》获得金奖,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刘子维的作品《MUSHROOM茹菇》获得银奖,
东华大学俞一帆的作品《反浪费至上》获得铜奖,
广东白云学院杨锦怡的作品《紧急救援》、北京服装学院吴遥的作品《山与水》、云南大学夏慧婕的作品《请回答1990》获得优秀奖,
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江西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四所高校获得最佳组织院校奖。
本届大赛特色:
1、Ontimeshow现场展示,让选手与市场面对面
每一季赛场,让选手和作品与市场面对面是中华杯四届以来的坚持,这次设擂台于Ontimeshow,让应届毕业生通过订货交易展直面全球买手,在沟通中提前感受商业氛围。
选手们在ontimeshow合影留念
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表示,这届入围选手的质量非常高,近一半选手的作品都让他印象深刻,劲霸之后的策展希望能为这些有价值的年轻人点燃火种。
时尚评论人冷芸评价道,这是综合素质最出色的一届,总体院校教育水平在提高,而相比以前的作品在装饰性、结构、工艺花功夫外,这次选手们花了更多功夫在“小”心思上,正是这些隐藏在细微处的小细节和小惊喜,才是真正有市场潜力的创作。
观潮网创始人、上海时装周特约评论人周靖蛟认为,从创意、商业、工艺及可穿性等多个维度来考量,本届作品水准不俗,比前几届又有了进步。更看到选手对时尚可持续性概念以及应用进行的深度思考与设计实践,其中不乏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商业的灵感。
乌丫创始人尹剑侠寄语参赛选手:现在是设计师品牌最好的时代,中国新生代的消费群体越来越追求与众不同的设计,今天中国市场对好的设计的需求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给了设计师们最好的土壤。但从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成长为一个有灵魂的品牌,中间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会有无数的坑,如何平衡好创意和商业,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要面对的课题。中华杯正是在挖掘和展现这样的设计师新人。
LILY、巴拉巴拉等企业代表现场即抛出橄榄枝邀请选手入职。将参赛者纳入自身人才库是赛事的举办初衷之一,给了这些不畏时代波澜、怀揣梦想的选手们一个“即时性”的鼓励与回报。
LILY品牌创始人陈川对入围作品进行复评
巴拉巴拉事业部副总经理、设计总监吴茜茜对入围作品进行复评
诚如金奖选手郭潇滢发表的获奖感言所说——“中华杯”为我们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平台,如果没有中华杯,我无法近距离接触行业专家和品牌创始人,更没有机会去直接表达我们这一代人的感受,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现场买手对金奖获得者郭潇滢的作品表现出极大兴趣
2、数字化赋能,打造大学生设计第一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起,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作为主办方之一,即开启了数字化转型部署,继2020赛季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合作“云端盛典”后,本届大赛更是通过创新性的“智能交互”“云秀发布”等模式再一次完成了“数字化”升级,让大赛呈现出科技、智能、便捷的新风貌。
4月6-7日两天,入围作品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Ontimeshow进行了智能静态展,现场用数字智能屏幕与CR(Create Reality)“创建现实”数字技术,创造出真实的在线消费场景,用虚拟现实手段实现了“真人+真衣=真效果”。该技术的引入,预计在未来也能持续方便行业专家在各种突发状况下实现零接触观赏作品,助力赛事免除疫情干扰,做到低风险运行。
东华大学俞一帆的铜奖作品《反浪费至上》
CR(Create Reality)“创建现实”数字技术效果对比
受疫情影响,本届大赛创新引用云秀模式,以上海国际传媒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所在地)极具特色和时尚多元的建筑为空间背景,将35位入围选手的作品与建筑完美融合,创作了一段充满艺术张力与时尚活力的沉浸式大秀,呈现出传统线下秀无法体验的全新观感效果。
位于上海国际传媒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所在地)建筑空间拍摄的云秀展示优秀奖
左一:杨锦怡作品《紧急救援》 中间:吴遥作品《山与水》 右一:夏慧婕作品《请回答1990》
本届大赛从启幕开始,贯穿互联网思维为赛事赋能,竭力摒除疫情影响,最终投稿数得以逆势增长,共收到海内外投稿作品3518份,同比提升39%,稳居全国同类竞赛首位。
3、开设线上公益讲堂,让行业专家走进课堂
公益讲坛嘉宾
文章来源: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