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8:06
走进四川凉山,深服协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采风活动圆满举行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四川凉山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彝族人民和他们辉煌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千年的...
#四川凉山
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彝族人民和他们辉煌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千年的彝绣,美丽的银器和古老的羊毛擀毡工艺更是彝文化的瑰宝。
11月10日-13日,由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联合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的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采风活动在四川凉山举行。深服协协同深圳、广州以及凉山原创设计师品牌一行30多位设计师开启了彝族采风之旅。
本次公益大赛活动旨在推动非遗彝族文化、传承彝族文化,致力于促进用现代创新设计跟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相结合,并助推乡村振兴,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彝族文化。
11月,四川凉山呷古村的秋意渐浓,天气愈发寒冷,但呷古村彝绣合作社却十分热闹。采风团一行来到了这里,观看传统的彝绣工艺制作,与绣娘们进行交流。在新时代浪潮中,创新和活化可以让彝绣得到更好的传承,更能使其成为当地绣娘的主要经济来源。
右为阿西巫之莫老师,她是甘洛彝绣非遗传承人。此次她专门从甘洛前来为采风团讲课。
据载,唐宋时期,彝绣工艺已经十分突出,但仅仅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够穿得起刺绣精美的服饰,有诗云“蛮王及清平官皆衣锦绣”。彝族的刺绣在发展中,渗透了不少汉族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彝绣,流传至今。
彝绣非遗传承人 宋学远老师
此行采风之旅,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彝族三大手艺——彝绣、银饰、羊毛擀毡,将这些传统非遗手工艺带出去。采风团不仅参与体验了彝绣工作坊和羊毛擀毡技术全流程工作坊的活动,还走访了西昌贾家彝族服饰陈列馆、昭觉服饰博物馆、彩遗坊;考察了大通门彝绣服饰一条街、瓦曲银饰一条街、擀毡市场、漆器商店;聆听了甘洛、挑花两位传承人的讲座,以及彝族文化的研究和推动人阿吉拉则带来的《彝族服饰文化》讲座。短短的4天行程,采风团一行收获颇丰。
彝绣非遗传承人 阿洛拉作莫
我是一名80后,因为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我和我的姐妹小学没有念完就出来打工了。在当地,很多与我年纪相仿的青壮年都是以外出打工为主。自从彝绣合作社开起来后,我就鼓励身边的姐妹回来当绣娘。在外打工看似挣得更多,但是做彝绣可以留在家里陪伴孩子成长,这份珍贵的陪伴是金钱换不来的。通过做彝绣,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把彝族的文化传承出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P&N JEWELRY设计师 王梦宇
彝族文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彝族服饰的图案,比如说他们会采用太阳花、马齿纹的元素,给了我很大的设计灵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了解到彝族人不同的年龄和身份有不同的服饰搭配,比如同样是已婚的妇女,但已育和未育的妇女,她们的服饰也会有所区别。我们是一个专注于做原创设计的饰品品牌,而彝族的银器其独特的款式和工艺,也给我们品牌产品设计带来很多启发,这次采风之旅让我受益良多。
ALEXSTORM创始人 刘柏瑜
我希望可以在这次实地调研中获得一些不一样的设计灵感,了解传统服饰背后的故事,给设计师带来一些启发。比如,了解彝族传统服饰是如何进行纺织和剪裁,刺绣的线条当中有什么特殊的规律等等。ALEXSTORM品牌追求先锋的设计风格。首先,我希望在服饰设计创作的概念上,去吸纳彝族的元素;另外,在服装的制式方面,会参考彝族服饰的剪裁和款式;再者是彝绣当中的纹样,包括制作服饰的工艺当中,吸收彝族服饰当中比较优秀的部分。
Esaliang品牌设计师 梁冰琴(右)
如何让彝绣代表的非遗文化能更好地走出去?作为设计师,我想把彝绣的元素用现代的服饰进行呈现,让更多的年轻人去认识和接受彝绣。Esaliang品牌运用了大量的东方民族元素。此次凉山采风行程中,通过参观博物馆,体验刺绣,羊毛擀毡,银饰的制作工艺,我们获取了许多设计元素和灵感,如彝族民族特色的银饰、盘扣、流苏等。希望通过采风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服饰背后的人文文化,如花样图案的历史来源,工艺的来源等。
指间沙设计师 周黎 周茵
我们在现场观看绣娘制作彝绣,她们专注的神态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手工匠人的精神。相信这些美丽的绣品会留下时间的记忆,一直传承下去。这和我们品牌指间沙‘为你做一件麻布衣,朝一座生命的山’的理念不谋而合。指间沙此前就有过把苏绣、苗绣的设计工艺融合在服饰里,这次的采风之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我们想把彝绣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服饰里面。
ALEXCIET设计师 周毅(右)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对于彝族的文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火’,我觉得火对于彝族人来说是一个吉祥的事物,在他们的服饰当中有许多火的图腾。
我们的品牌起名为‘ALEXCIET’,我们希望塑造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把中国的元素融入设计里面,更好地解读彝族文化,跟彝族文化一同解读时尚,让大众也能接触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
草木蓝兮 罗莹教授
我们在之后的产品开发,一方面会用到彝绣的元素,包括长线绣和马齿纹。另一方面,我们想把我们的草木染色和银饰结合起来。希望用我们的设计,为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努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方,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从前期的工作筹备,以及服务企业方面作了许多努力。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以设计助力非遗,打破地理和时尚领域的边界,让深圳的品牌和彝族的传统文化有了交融的机会,发掘更多的时尚可能性。
AHAMAHO艾玛霍 项目代表 方洋
我觉得本次采风之行很有人文气息,与生活息息相关。彝族的服饰很有地域特色,辨识度非常高。这就是我们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也需要适应现代人生活,走进更多民众的心中,我们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可以通过保留精湛的工艺、原生态用料,以及文字、图腾这些元素来呈现,用当代年轻人对审美的理解来表达(例如颜色的搭配更加合理,款式的设计更加时尚有创意),我相信这样去表达的作品,会有更多人喜欢。
深圳时装周周边产品研发 陈艺云
我们走访了当地品牌的工作室,深入了解现代年轻彝族服饰品牌的变化和发展,与各品牌的设计师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通过这次集体的调研,大家更加知道我们深服协企服工作的责任所在,为未来更好地组织和策划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将会更加齐心协力地服务好深服协各会员企业,为明年的活动策划和公益项目的组织做好准备。
深服协 张晓鸣
这几日走在凉山的街头小巷,感受到当地的人文风貌。虽然这里的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但小孩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街头的各种摊主,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当地人精神层面的富裕,可能更值得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去学习,去体会。像晓夫老师说的,凉山的人对外界是未知的,外面的人们对凉山的生活也是未知的。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些传统非遗的技艺、人文生活和历史故事。
深服协 邓晓琪
在这次采风的过程中,和品牌设计师交流心得以及了解他们的想法。设计师们对于这次的采风还是有收获的,有些元素是可以用到,并且有信心以手工工艺展出并推出市场。设计师们表示,如果还有这样的活动机会还是会参加的。
深服协 林晓丹
凉山当地70%的原住民会做银饰、刺绣、擀毡。街边随处小店都有手艺人在钉钉敲敲做银饰,传统手艺已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方式,某种角度来说传统手艺是他们的一个工作。期待深圳设计师把彝族元素融合到系列设计,推出畅销款,获益能用于反哺当地教育。
此次首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采风活动圆满成功,接下来深服协将积极持续推动该公益项目并展出本次大赛的精彩作品,也将进一步振兴传统工艺,促进非遗走向生活、融入民众。下一步,我们期待通过设计师们的创新设计,让彝族的传统工艺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让彝族文化熠熠生辉,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助力。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