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2014“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评揭晓

2014“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评揭晓

2024.03.14 18:09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千余份有关“追梦@东方”创意主题的作品终于接受了集中的“检阅”。令人欣喜的...

  千余份有关“追梦@东方”创意主题的作品终于接受了集中的“检阅”。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已经第四届的“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不仅让选手们对“东方”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从本届参赛作品中也看到了新一代设计师对于东方文化越来越发自内心的自信表达——他们摒弃了以往脸谱、山水画等灵感元素,而是以更加国际化、个性化的视角和创意手法诠释对大赛主题的理解。


  2014年5月18日,由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龙华新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纺织出版社主办,《中国服饰》杂志、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龙华新区经济服务局承办的2014“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评在北京完成。经过三轮紧张的评选,最终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江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等20位选手晋级决赛,并将于7月赴深圳角逐最后的金、银、铜奖。其中,来自广东的自由设计师王庆武,已经连续四年投稿“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而本届是他第三次入围。

部分入围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组委会更在决赛环节增加了一场名师秀,将请来业界知名设计师对大赛主题和“东方”概念进行更高层面的诠释,这不仅将开阔现场观众的视野,同时将大赛主题所倡导的方向和东方意境鲜活地呈现出来。


  与前三届相比,今年选手的参与更加踊跃,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超乎往届。据组委会介绍,本届大赛共收到海内外参赛作品1100余份,参赛选手来自全国154家专业院校,29家服装公司及设计工作室,其中不乏多位院校教师、品牌设计总监和自由设计师等。与此同时,今年不少院校更将本届大赛主题“追梦@东方”设置为课程作业,学生的作品经由任课老师筛选,并将优秀的作品统一寄给到组委会,参赛热情的高涨可见一斑。


  在这一届参赛作品中,“东方”概念的表达已经不是早期的模样。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对年轻人产生影响,他们思想转变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变革。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观点和立场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带有新一代年轻设计师的特点。

大赛评委组

  作为本届大赛评委,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北京服装学院时尚文化传播负责人谢平、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艺术总监Heiko M.BUERGER在初评现场接受采访时,都给予本届大赛作品很高的评价。


  “首先,以往常用的设计元素已经彻底被选手们摒弃,而是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全新的灵感和表现手法来构建东方文化的表达;其次,选手们的设计手法、对面料的开发以及工艺技术的运用更加成熟,不同面料的融合和协同创意成为最大亮点。”连续四届担任大赛评委的吴海燕告诉记者,最终选定进入决赛的作品是从多元化诠释主题的角度筛选而出,有将多种面料进行再造后重新融合的,有从不同维度和空间进行立体造型的,有对色彩运用呈现出全新理解的作品等,能够从创新而多维的角度体现东方主题的寓意。

初评现场,评委认真审阅参赛作品

  吴海燕认为,东方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辉煌的表达,能够将东方文化的千年沉淀恢弘地呈现出来;二是禅意的营造,能够在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的意境下从多元的角度传达而出。


  谢平也认为,本届选手们对于东方文化的理解和对工艺、材质潮流趋势的认知都有很大提升。不管是多样化的风格,还是技巧与形式感的表达都非常有看点,甚至有的作品更充满了戏剧性,这种越发个性化的风格表达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东方概念的印象。


  “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一代年轻设计师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越来越发自内心,而并不是为了迎合大赛主题而刻意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是随着眼界和思维的开阔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


  与此同时,谢平也强调,所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也要考虑在技术工艺方面能否实现,而非一味的天马行空。在进行创意款式的同时,也要以面料和工艺作为支撑,这样的设计表达才会更加清晰和深入。


  “每一份作品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都能让我感受到选手们对于创作的热情。”HeikoM.BUERGER兴奋地说道。在他看来,尽管很多国际的设计师也在设计中诠释东方文化,但是对“东方”概念理解最为透彻的还是亚洲人。很多选手在服装的材料和廓形表达中都对立体感有所强调,并将不同的肌理感进行组合,这让他觉得非常有趣,也是国际的流行趋势。其中一些作品中附带的面料小样也给Heiko带来好感,他坦言自己很看重面料的选择和再创造,毕竟对于效果图只能进行视觉的判断,而面料能让人感受到制成成品后的真实质感。


  与此同时,对于没有获奖的作品,评委们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们认为,很多学生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将效果图画得漂亮,但对于服装的结构图、面料的开发,以及服装的配色环节做得不到位,选手们还要将设计语言和设计元素表达得更加清晰和完善。而“东方”概念的表达也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它可以是多种元素的结合或碰撞,也可以与某种元素背后的故事关联起来,这样作品才会更加生动和充满意境。

2013第三届“大浪杯”总决赛现场,模特展示入围设计师作品

  在过去30年中,中国一直在被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冲击和同化,而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反思,到底如何构建自己的本土文化?以“东方”为主线的“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顺应国家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应运而生,每一届的主题和形式都意在让年轻一代对东方文化有更深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从造图、造物、造境,到开始谋求一种新的融合,组委会正以一种国际化的视角对选手们的东方创意进行指导,帮助新一代设计师成长。此次初评,从千余份参赛作品中选出仅20份作品晋级,大赛已经为选手们设定了一个更高的标准,相信7月的决赛将会更加精彩,也更值得期待。


2014“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决赛入围名单

  欢经评委会公正、公平、严格、细致的评选,下列选手获得2014“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决赛入围资格。(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

姓名

地区

《福》

冯远征

陕西

融合

率菲

北京

云鹤

苏凯雯

福建

典范

胡铭方

浙江

蝶演

罗珺

上海

《织巢》

王庆武

广东

《祥和》

齐彪

北京

墨﹒韵

张若楠

江苏

《塔之巅》

屈展

山东

《如梦令》

金明锋

辽宁

梦﹒东方

吕宝

河南

《大地之梦》

李昀

江苏

旗﹒细胞﹒袍

王燕清

福建

家门口那块田

林金伟

福建

追梦@极简主义

陈蓓超

湖北

Burden

刘斌

广东

MIRANDA

傅小乘

山东

<Chinoiserie>

郭韵诗

广东

“The old ”Rebirth

吴伟界黄云珊

广东

The string Puppet(提线木偶)

李灿灿

天津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