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9:40
白酒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促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协会公众号
中国酒业协会和白酒行业一起,通过近十年的呼吁和努力,终于迎来了产业限制政策的取消...
中国酒业协会和白酒行业一起,通过近十年的呼吁和努力,终于迎来了产业限制政策的取消。
放开限制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看:
一是要从产业政策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作用看。
产业限制政策的放开一定会对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白酒产业的产能已经饱和,但优质产能严重不足,白酒消费市场可以说是“长期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优质白酒产能不足的原因,主要还是受产业限制政策的影响。白酒产业限制政策在施行的早期,的确有效控制了白酒行业小企业数量的增长,限制了产能的扩张。但是由于过去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要求1999年以后白酒企业不得新增生产线,以及对白酒生产企业在项目立项、土地供给、技改扩能、准入许可、环境评价、金融、科研等许多方面的严格限制,造成名优白酒的优质产能不能完全释放,产区的优势资源也不能发挥集聚作用,所以白酒限制类政策在限劣的同时也限了优,限小的同时也限了大。
新的时代,国家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发展方针,这对于白酒产业未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白酒产业限制政策的取消,其核心目的是要推动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随着政策的放开,生产的准入门槛就必然会随之提升,对食品安全、产品品质、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都会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可以说产业限制政策的放开,为科学完善白酒生产准入机制,为白酒食品安全、产品品质门槛要求的提升扫清了障碍,为充分发挥白酒优势产区作用、激活白酒优质产能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二是要从市场消费需求和白酒产业发展情况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的快速提升。消费者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对身心健康的要求,对品质安全的需求都与日俱增。这些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说明白酒的消费升级是非常显著的。“少喝点、喝好点”已经从口号成为了实际消费行动,消费者对优质白酒的迫切需求,和高品质白酒的缺乏形成的供需矛盾仍然相当尖锐。
所以,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在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的带动下率先展开。截止目前,2019年白酒产业的整体产能首次呈现负增长,而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合计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从数据上体现的也是消费结构升级趋势。
三是白酒产业限制政策的放开对白酒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的重大利好。
我们说酿造优质白酒,需要好的自然环境、风土、水源、气候、粮食原料等等,更离不开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不间断酿造、不迁徙生产酿造历史才形成的最适宜酿造优质酒的酿酒微生态。而具备所有这些优质酒酿造元素的就是白酒的优势产区。所以,白酒优势产区是生产酿造优质白酒的核心保障,同时也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因此,伴随着产业限制政策的全面放开,相应的一定是要有白酒产品品质安全的提升、优势资源的进入机制、劣势产能的退出机制以及充分市场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的落地实施。产业限制政策的全面放开,其目的就是要为优势产区可以更充分的发挥优势作用,为优质白酒产能得到充分释放,为名酒企业未来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为酒类产品加快向充分和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转变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条件。
应该说,限制政策的取消,对能够生产优质酒的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是极大的利好。但放开并不意味着其结果就是全国酒厂遍地开花。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酒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