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解读茅台多远化道路 开机场、卖楼盘

解读茅台多远化道路 开机场、卖楼盘

2024.03.15 15:29

文章来源: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春节过后,贵阳茅台国际商务中心一期写字楼或将开盘。纵观茅台集团近年来的多...

春节过后,贵阳茅台国际商务中心一期写字楼或将开盘。纵观茅台集团近年来的多元化发展,涉足机场、证券投资、金融业等多个领域,

在“千亿计划”的版图上,“不差钱”的茅台已在多元化道路上渐行渐远。

2012年1月,贵州省提出了“千亿茅台”的目标,要求茅台在“十二五”规划末期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十三五”规划末期达到1000亿元。同年7月,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书跃还曾表示,要争取2013年集团收入提前两年实现500亿,2017年提前三年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

然而,数据显示,2012年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52.45亿元,其中,上市公司贵州茅台(600519.SH)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64.55亿元。

该如何在2020年实现业绩翻番达到千亿目标?“随着国家严控‘三公’消费,高端白酒整体业绩低迷,茅台的白酒业务也难以维持往年的高增长。而从集团层面来看,茅台资金池充裕,多元化布局将为集团创造更多增长点。”有酒业分析人士表示。

房地产、机场、能源、矿产与金融业都曾被茅台多元化计划提及,而目前茅台已在一些领域做出布局。

2012年3月,消息就显示茅台已通过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对外投资合作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并且开始储备土地进军房地产。而早在2009年,当时的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做好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准备。

同年4月,茅台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发布了《关于投资设立国酒茅台自营公司的议案》,称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计划将自行投资不超过人民币8.5亿元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共计设立31家全资自营公司。随后,茅台购买房产开设自营公司的举动也被指借道开发房地产业务。

2012年9月,贵州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茅台以现金出资10.7亿元、占比29.72%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此前,茅台还与遵义市政府、仁怀市政府共建贵州仁怀民用机场,机场预期将在2015年6月前建成试飞。

除了地产与机场,茅台还涉足金融业。根据贵州茅台第二届董事会2012年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司于2012年出资4.08亿元投资设立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13年3月中旬已取得营业执照,并于2013年5月取得相关资格正式开始营业。

2013年度半年报显示,包括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关联方已在该财务公司存款32.22亿元,并于报告期内获得利息合计11.3万元。

不过,多元化既是机遇,也是风险。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首先,茅台长于做酒,但在其他业务领域或缺乏经验,能否掌握如此分散的多元业务还有待市场验证。其次,以房地产为例,2009年房地产业务形势大好时提出进军房地产并不奇怪,但以目前市场环境,在其他多元化企业开始退出房地产业务之际,茅台能否获利还是未知数。

茅台高端白酒市场困局进军房地产能否破解

据wind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进入“市值缩水榜”前十的企业白酒类就占了三个: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和五粮液。

白酒业龙头贵州茅台年初的市值为2170亿元,目前的市值为1313亿元,市值蒸发掉856亿元,成为市值损失最大的白酒企业。贵州茅台的股价从年初的202元/股,下探到12月26日的124.7元/股,下跌近四成。除贵州茅台外,市值跌幅较多的白酒企业还有洋河股份、酒鬼酒、山西汾酒、水井坊、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其跌幅均在40%以上。

从2012年爆发的塑化剂事件开始,白酒行业过往牢不可破的根基开始出现裂缝,而随后接连出台的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禁酒令等,则给了高端白酒“当头棒喝”,产品出现滞销,价格大幅下滑,业内大唱“白酒业寒冬到来”。白酒股价大跌、市值缩水、业绩下滑的背后,是白酒上市公司的毛利下滑引发的估值下调。

2013年12月17日,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茅台供应商大会上介绍,2013年1~11月,茅台集团白酒产量81420吨,同比增长17.02%;实现销售收入(含税)347.6亿元,同比增长7.31%;利润总额191.42亿元,同比增长4.91%。相比2011年同比增长52.2%,2012年同比增长41.1%。2013年涨幅微乎其微,白酒消费的市场低迷程度可见一斑。

过去10年中白酒行业高增长主要动力的政商消费已放缓。未来政商消费即使有所恢复,也难以再现高增长。2014年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的经营环境并不乐观,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和五粮液等龙头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销售渠道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经销商面临新一轮洗牌;禁止“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压力下没有缓解迹象,企业竞争日趋市场化。

贵州茅台作为高端白酒,在高端市场萎缩的境况下,未来采取市场定位的“平民化战略”是其必然选择。然而茅台欲想“平民化”非一日之功,行业大调整还需忍受阵痛。但贵族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触发行业大调整,品牌重定位与渠道重建的阵痛还将持续1~2年。厂家将更加侧重于大众营销,并重建厂商分工合作关系。

白酒消费市场低迷。茅台主业受困,然而在“十三五”计划末期收入达到1000亿元目标之下,茅台集团不得不寄望多元化的发展来谋求突围。房地产开发等多元化发展成为了茅台白酒主业受困下的突围举措。

近日,茅台集团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的首作在贵阳亮相,为商业地产项目,包括写字楼、酒店等业态。这是茅台集团进军地产业的首个项目。该项目已筹备多年。早在2012年1月,茅台集团即成立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置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来主导该项目的投资开发。项目的挂牌拿地,则可追溯到2011年底。据贵阳国土局公开信息显示,茅台集团以3.66亿元的价格挂牌竞得金阳2011-11地块,出让面积约为167.4亩。

茅台集团在贵阳推出茅台国际商务中心位于贵阳金阳新区,总建筑面积共17.9万平方米,项目投资金额共计7亿元。“目前推出的是一期写字楼,预计2014年3月前后正式开盘。”茅台商务中心的销售人员表示,项目由茅台集团开发,业态主要包括写字楼、酒店等。茅台集团布局商业地产可以看做是未来经营多元化的一个缩影。

白酒营销专家舒国华评价,由于目前白酒行业处于低谷期,因此茅台利用充裕的现金进行多元化投资,更多是为了平衡风险。纵观茅台集团近年来的多元化发展,涉足机场、证券投资、金融业等多个领域。不过,多元化既是机遇,也是风险。茅台过往的多元化尝试,比如茅台啤酒,已有不成功的案例,因此,茅台集团进军房地产的多元化战略,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酒企长于做酒,但在其他业务领域的发展缺乏经验,跨界进入存不小风险。

茅台集团应在坚持搞好白酒主业的前提下,与主业相关联的投资采取渐进的方式。如房地产开发、证券投资、机场等非关联性的行业,就需要把握好战略方向,要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做好评估,避免单独追求多元化的盲目投资。茅台集团在贵州的房地产开发得益于区位优势,未来仍有不小的投资空间。但是茅台集团旗下房地产业能否进军全国市场,真正成为另一支柱产业,恐怕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一线城市的房产市场空间不大,做好内地二线、三线城市的房产市场如同白酒的竞争一样同样有不小的风险。

文章来源:《白酒行业网》


文章来源: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