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后疫情”时代第一个春节:阵痛延续、消费复苏缓慢,但信心仍在!

“后疫情”时代第一个春节:阵痛延续、消费复苏缓慢,但信心仍在!

2024.03.15 18:55

文章来源: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

摘要:

这个元旦,游客挤爆了三亚,广州、成都、武汉等重要城市烟火升腾……随着多个重要城市...

这个元旦,游客挤爆了三亚,广州、成都、武汉等重要城市烟火升腾……随着多个重要城市基本跨过了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多地的人员流动、餐饮娱乐开始走向正常。


但是从调研多地酒类消费市场的情况来看,相比餐饮、娱乐消费,酒类消费的恢复情况相对滞后,这既有整体环境的影响,也有“阳康”后短时间内不宜饮酒的现实原因。


即使大多数行业人士均表示,最迟到今年下半年酒类消费将迎来全面复苏;但是,今年这个春节,依旧是中国酒业消费全面复苏到来前避无可避的阵痛期。


01

春节旺季氛围堪忧

动销恢复缓慢,渠道进货意愿不高


近期调研发现,在渠道端,大部分酒商反馈节前动销不如预期,而批发商和终端商的进货意愿也普遍不高。


这背后最大原因在于防控政策调整后,客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无论是餐饮即饮渠,还是商务宴请、节前送礼等大部分需求均被迫暂停。


广东深圳酒商胡登波表示:“全面放开更没有人消费,节前应该没有高峰期了。”胡登波分析,第一批、第二批阳的转阴的消费者,身体恢复期也还需要一段时间;近期,已经康复的消费者身体也都很虚弱,不敢喝酒,也没应酬,即使是全面放开,但节前的商务宴请氛围与预期仍有差距。


现阶段,不仅酒类消费不理想,甚至还影响到酒商的正常经营。东莞国潮酒业董事长徐志高就透露,由于很多同事健康状况不理想了,他们公司就全员休息一段时间,刚刚恢复上班。徐志高介绍,目前的东莞市场很多商店关门,外来人员返乡缓慢,社交活动减少,酒类消费目前来看并不好。


“现在最忙的是药店和医院,你不能指望刚刚‘阳康’的人立马出来喝酒,很多人都还在恢复期,这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有终端商表示。


在终端层面,对成都、武汉两地的烟酒店和餐饮店进行调研时发现,防控政策调整后两地餐饮行业有明显回暖,但酒水消费相对滞后,部分烟酒店老板、餐饮老板反馈,大家基本都是刚刚康复,喝酒的不多,开瓶率与此前相比并没有明显提升。


在此背景下,虽然春节即将到来,但是渠道的进货意愿并不高。深圳华辉酒业董事长刘辉幡透露:“节前(我们公司)不会备货、压库存,主要还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


导致渠道端进货意愿不高的原因,除了对春节预期不高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年下来,渠道上库存并不低,寄希望于在春节实现较大的消化库存,难度太大。


在成都走访市场时发现,一些渠道商和商超库存不低,终端的库存消化也很慢,批发、端拿货不多。此外,批发商对春节市场预期普遍不高。


02

头部品牌、热门品类韧性强

它们在引领行业走向复苏


近期,是各大酒企密集召开全年经销商大会的时段,从各大酒企经销商大会公开的信息来看,头部品牌全年表现整体向上,对明年的预期更好。


传导至渠道端,即使防控政策调整后消费市场短暂受到影响,但是头部品牌和热门品类依旧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茅台2022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公告显示:2022年,茅台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16.20%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19.33%左右;汾酒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都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


中泰食品饮料团队调研的情况显示,五粮液、国窖、汾酒等头部品牌的核心产品在经销商层面的库存预计都在1-1.5个月之间,且都实现了开门红,一季度开门红回款比例预计都在35-40%左右。


在消费端,成都市场老窖特曲60、汾酒青花20等次高端表现也比较强势。其中有终端商表示,青花20畅销,一般到货两三天就能卖完。


通过汾酒的畅销可以发现,整个清香品类在2022年仍然表现较好,保持了品类持续复兴的态势。


徐志高表示:“我们对今年充满了信心!”目前,徐志高的公司发展较好,主要跟其代理产品的品类有关。去年以来,国潮酒业重仓清香,吃到了清香崛起的发展红利。


行业人士表示,在头部集中和清香崛起的行业大环境下,头部品牌和清香品类良好的发展势头犹如行业的灯塔,对于提振渠道信心意义重大。


03

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已有企业提前加码布局


无论是客观环境变化的趋势,还是防控政策的优化,都在不断释放利好酒类市场的消息。对于中国酒业而言,这个春节前后的阵痛期是必须要接受的挑战。但是,大家对于2023全年预期却是非常乐观。


在刚刚结束的茅台经销商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预计3月份以后,餐饮文旅会迎来井喷期,消费行业会迎来全面复苏,要抓住短期消费政策的调整,现在就要开始谋划,利用这次复苏,把终端的动销解决好,这是一个残酷的竞争环境,要实现快速动销。


作为行业龙头,茅台方面这样的表态无疑为行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众多研究机构也纷纷表示,对白酒市场的复苏和增长充满信心。国海证券表示,白酒市场正进入“强预期,弱复苏”阶段。白酒经营韧性强,当前消费场景和人员流动逐渐恢复,行业基本面触底反弹,当前是预期先行。


中银证券预判,随着第一轮冲击高峰期过去,2023年白酒消费场景将陆续恢复,2023年下半年有望恢复正常。宴席和商务需求有较强的刚性,疫情高峰期之后的几个月需求有望回补,存在较高的弹性。


海纳机构总经理、酒业评论员吕咸逊在其“中国白酒业2023年趋势预判”中表示:2023年下半年、最迟2024年春节,将开启中国酒业新一轮复兴期。


吕咸逊还表示,随着一系列数据经济政策,估计2023年下半年开始,酒水的需求开始放大。


在渠道层面,酒商们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复苏和需求放大也充满信心。在调研中,大部分酒商表示需要等到下半年,酒类市场才能全面恢复和增长。


上海圣加美图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轶认为,今年的走势一定是先抑后扬,1-2月应该是高发期,这对人们的心理肯定会在一季度有一定的影响。此后,宏观经济发展、消费信心重塑,预计会从第一季度末到第二季度初开始。


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无论是酒企还是酒商,都在提前布局,加码市场投入,期望在今年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丁雄军就表示:“经济上行的时候,就是稳市场、抢地盘的时候,茅台的经销商要拒绝躺平,不能做在舒适圈的事,要走出舒适圈。”


在国窖1573的一次会议中,国窖提出“深耕动销抢先机,厂商同心齐跨越”。从这些方面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上游酒企已经快速行动起来了。


在渠道层面,徐志高透露了今年要大干一场的雄心,他说:“大家恐慌,我选择疯狂。”


葡萄酒方面,中国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的深度调整期,酒商的困难与日俱增,但如今终于盼来了曙光。


智利VSPT酿酒集团中国区销售总监白子仪表示:“今年会在中国市场加大品牌投入,大家都相信市场会越来越好的。现在放开之后,经济恢复了,需要先做市场布局,快人一步。”


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则是曲折的。白子仪透露,现在客户满满一仓库货,再逼客户进货也没有意义。客户不是不想销售,是没办法销售。因此,现在经销商普遍进货意愿不高。


白子仪表示:“看好市场是一方面,实际销售情况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少则需要半年时间,才会慢慢恢复到正常。后续人员流动起来了,憋了很久的朋友聚会起来,消费量势必会上来,整个进口量也就会上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对于行业而言,熬过这段阵痛期,终将迎来新一轮的复兴期。

本文来源酒业家


声明:凡注明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原创文章,版权归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号所发布转载文章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都是对我们的支持~

文章来源: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