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关于黄酒的六大误区,你知道吗?

关于黄酒的六大误区,你知道吗?

2024.03.15 18:59

文章来源: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

摘要:

//黄酒作为和葡萄酒啤酒并称的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因最初的...

//


黄酒作为和葡萄酒啤酒并称的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


因最初的黄酒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称为黄酒。


提到黄酒,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它,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屈指可数,很多人对黄酒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误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你对黄酒的误解有多深?



南方人喝黄酒,北方人喝白酒?

中国过去的确有南酒北酒一说。但所谓北酒,并不是指白酒,而是指产于北方的各类黄酒为主的酒世界。当时山西、山东都是黄酒的重要产区;而南酒,则是南方江浙为核心出产的黄酒。


明清时期的黄酒格局中,由于工艺革新,南酒销量逐渐上升,成为中国最主流的黄酒,而绍兴黄酒大行其道。到了清中期,由于社会财富逐渐缩减,战争不断,粮食产量开始减少,黄酒在经济价值上不如烧酒,因为费粮多,而酒精度低,开始逐步缩小产量,北方饮用黄酒的习俗逐步被烧酒所取代。


目前,在北方只有山东、山西还有少量出产黄酒。而绍兴黄酒就产业来说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脉。


绍兴黄酒里有状元红等种类?

这些俗称并不专业。绍兴黄酒的专业分类中,按照制作工艺(糖度)分类只有四种: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分别代表绍兴干型黄酒、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


元红:又称状元红,因过去在坛壁外涂刷朱红色而得名。是绍兴黄酒的大宗产品,属于干型黄酒,含糖量在15克/升以下。但现在直接喝元红已经很少了,酒厂做元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其在生产其他类型黄酒时调节酒体。


花雕:又称花雕,是绍兴黄酒的代表和最佳品种,属半干型黄酒。含糖量大约在15.1-40克/升。之所以得名加饭,是因为制酒时控制出酒量,用的米饭多一点,使酒体更厚。


善酿:在发酵时以储存1-3年的元红替代酿造用水加入其中得善酿酒。把酿好的酒用来酿酒,谓之善酿。这是半甜型黄酒的代表,含糖量在40.1-100克/升。


香雪:将酒糟蒸馏得45度烈酒,以此烈酒代替水用淋饭法制成,香雪的称法得于白色的酒糟以及加入烈酒的香气。这是甜型黄酒的典型代表,含糖量在100克/升以上。


黄酒只能加话梅和大闸蟹搭配喝?

有一种说法是,蒋介石去台湾后,因为怀念故乡的黄酒,所以带了师傅过去做酒。但由于当地气候不合适,所以做出来的黄酒不好喝,所以放了话梅姜丝,以掩盖一些不悦的味道。但是高品质的黄酒是不需要这样做的,适合纯饮,若是为了创新的味道,加话梅姜丝也是可以的。


此外,好的绍兴黄酒酒质柔和,香气丰富,有一种很明显的鲜味。而鲜味是中国菜的显著风味特征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酒和中国菜的搭配是先天性的。尤其是南方的菜肴,调味偏清淡、鲜爽、原汁原味,腻滞感不高,而以米生产的绍兴酒,酸度适中,带有丝丝甘甜,更适合搭配这类南方的中餐。像白切鸡、蒸鱼之类的粤菜,配绍兴黄酒是再合适不过了。日本料理甚至生蚝,黄酒都是可以压得住的。


黄酒应该温着喝?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黄酒用小酒壶温着喝好喝。但这观念恐怕有点过时了。


诚然普通黄酒仍然可以温着喝,但是高品质的手工黄酒,其实更适合室温或者冷饮。好的黄酒,不仅有丰富的鲜味,还有麦香以及荷叶的香气,且余味悠长。


小编的建议是,冬天就在室温状态下饮用,夏天饮用前可将酒瓶在冰桶中放置一段时间,在6摄氏度左右饮用。因为其香味成分脂类物质是酵母在低温中长期发酵才能产生的,也需在低温中保存,所以好的绍兴黄酒基本都适合冷藏、冷饮。


喝黄酒应该用碗或者小酒盅?

很多人对鲁迅先生笔下描写喝一碗黄酒吃一碟茴香豆的情节有深刻印象,或者是家里习惯素来如此,所以都选择用碗或酒盅喝黄酒。


不过,就如同专业人士建议用葡萄酒杯而不是常见的小瓷杯来品鉴清酒一样,黄酒同样适合用葡萄酒杯来品鉴。


敞口的碗并不足以让你全面感受一款黄酒的好处,特别是在喝高品质的手工黄酒的时候。大量的工业生产机制黄酒并不注重香气。要完整地享受高品质黄酒的风味体验,最好是采用阔身收口的葡萄酒杯,这有助于辨析其细致的香气。


黄酒就是料酒,便宜!?

黄酒行业普遍存在价格低于价值的问题。但这不等于没有高品质的黄酒,更不等于黄酒只是一种低价料酒。


错误的认知和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导致酒品质下降,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销售和定价方式有关。商超里常见的低价黄酒,它的生产方式和手工黄酒是不同的。


也许今天高价白酒司空见惯,但其实明清时代的烧酒还只局限在平民阶层的饮用范围,上流社会的饮酒时尚是喝当地所生产的黄酒。在当时许多人看来,只有出身不正的家族的人,才喜欢饮用那种酒精度高的烧酒饮料,以寻求刺激。《清诗铎》中有“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的咏唱,正体现了那时黄酒与白酒之间的造价存在巨大的差别。

本文来源塔牌手工黄酒


声明:凡注明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原创文章,版权归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号所发布转载文章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都是对我们的支持~

文章来源: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