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19:01
6部门发文!“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禁售,这是红线!
文章来源: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7月6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7月6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6部门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
通告称,近年来,部分经营者公开或变相冒用军队名义,使用军队特定含义字样和图案,生产销售“军中茅台”“军队专供”等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军队声誉形象,影响国家经济环境治理。
为了维护人民军队良好形象、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经营秩序,通告明确要求,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名义,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营销宣传;严禁线上线下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严密组织“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监管。
1
禁售、监管!什么是“军”字号商品?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名义,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营销宣传”,禁止以军警名义进行商业营销宣传,并非是第一次提出,早在199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便下发了《关于严禁利用军队、武警部队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类企业,包括军队、武警部队和保留的企业,其名称中一律不准带有军队、武警部队番号、代号和“国防”“八一”等特定含义字样。
此次通告进一步提出严禁线上线下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同时明确了“军”字号烟酒等商品,是指在商品或包装上印刷、刻制、铸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字样或者图案,易误导消费者、造成涉军负面影响的商品。
上述字样主要含括了四大类,分别为军事单位名称:包括中央军委、各战区、各军兵种、武装警察部队及其他军队单位的全称或者简称;部队番号或者代号: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实有番号、代号的全称或者简称,以及虚假的部队番号、代号;涉军特定含义字样:包括“军队”“部队”“解放军”“武警”“战区”“警卫局”“PLA”“CAPF”“PAP”“国防”“八一”“军用”“军供”“军中”“军需”“军服”“军品”“军队专供”“军队特供”“军队特制”“军品代销”“军品专营”等;军用标志物图案或者类似图案:包括军旗、军徽、武警部队徽、八一、勋章、领花、胸标、臂章等。
同时,通告还指出,将严密组织“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违规生产、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和涉军商标注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对拒不整改、顶风违法违规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2
通告发布,涉“军”字商标有何影响
此前“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后,使用或变相使用烈士姓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这次6部门联合发文,同样给商标方面带来巨大影响。
截至发稿,记者在中国商标网以商标分类“33类”及“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不少酒企申请注册了含有“军”字的商标,其中部分显示为注册;而搜索上述通告提到的含有“军队”“军中”“军供”字样的“33类”商标申请情况,则基本显示“申请被驳回、不予受理等,该商标已失效”。
除却通告明确指出的违禁字样和标识,从法律上应当如何界定“军”字号商品?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判断“军”字号商品能否使用,或与这些标识图形或含义是否会误导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有关,如果某个标识虽然含有“军”字,但其本身含义明确与军队无关,或并不属于“军”字号烟酒等商品。
可以预见的是,含有“军”、“警”等字样的商标审查会更加严格,尤其是在第33类酒、第34类烟这两个类别上;已经注册的商标,在使用或转让时,也将被特别关注是否存在不良影响。
3
正本清源,需树好长期主义
目前,记者浏览多个主流网购平台,通过“军需特供”“军需”“军队专供”等通告涉及或相似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均显示未搜索到相应产品。
此外,据了解,通告发布后,已有地方监管部门快速响应并开展执法行动。7月7日,山东省博兴县市场监管局接到通知后,迅速部署行动。该局执法大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广告网络监管股对县城内10余家大型商超和烟酒专卖店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截至目前,本次行动已检查县城内各大商超和烟酒专营店1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30余次。目前已发现销售和冒用“军用”标识商品广告行为问题线索1个。
事实上,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清理整治含有“特供”、“专供”国家机关等内容专项行动,2016年底,国家工商总局再次下发清理整治通知,严厉打击所谓“特供”“专供”等假冒伪劣产品。
从“特供”到“军”字号,假冒伪劣和违规产品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一些企业和商家为了眼前利益,投机取巧、博人眼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白酒行业风气,侵害消费者合法利益。
6部门联合发布通告,从根本严禁“军”字号商品的售卖,除了地方监管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外,企业品牌建设也要加强长期主义观念,不要追求博人眼球的一时热度,要以品德和品质树立品牌,赢得市场和消费者。
本文转载自酒说
声明:凡注明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原创文章,版权归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号所发布转载文章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都是对我们的支持~
文章来源: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