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老祖宗为什么定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分?大智慧啊!

老祖宗为什么定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分?大智慧啊!

2024.03.20 12:36

文章来源:重庆市定制家居协会公众号

摘要:

01. 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

01. 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那么老祖囘宗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

这里面有大智慧!

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他们在天上看着人的一切。

所以说:人在做,神在看。

据说做买卖的人,如果称东西,短斤少两,都要受到惩罚。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

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

02. 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国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显然长得多。

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

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

中国没有。中国什么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神仙也是人,他们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

所以,中国人不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清洗灵魂。从小就有长辈告诉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两者也不能分。

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点点,讥讽同胞没有信仰,其实是有所不知。

今天社会的症结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丢掉了老祖宗的智慧。

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无主。

尼克松8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很出名。他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青松有挺拔美,鲜花有娇艳美。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我们是中国人,表达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

一双筷子,不仅仅是饮食餐具,更承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许多前人智慧。作为中国人,这项传统不可废止,也将继续弘扬下去。


====重庆最大的橱柜衣柜商务平台====

重庆橱柜衣柜网:橱柜衣柜网秉承为橱柜衣柜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为橱柜衣柜厂商开拓广阔市场的宗旨,以做重庆最大、最专业、最权威的橱柜衣柜行业综合性网站而努力。现可通过关注“重庆橱柜衣柜网”,发送需求即可享受专业服务;或电联:13883630842


分享内容】

点击微信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


订阅关注】

方法一:扫码关注——保存二维码到相册,点击微信“发现”→“扫一扫”,从“相册选择"找到图片扫码关注。

方法二:搜索关注——点击菜单“通讯录”→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输入“重庆橱柜衣柜网”或“cqcgyg”查找,关注



文章来源:重庆市定制家居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重庆市定制家居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