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改革开放40年家经济报道丨这40年中国人都在哪儿买的家具?

改革开放40年家经济报道丨这40年中国人都在哪儿买的家具?

2024.03.21 22:07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点击上方“北京家居行业协会” 可快速关注!摘要:乘一趟跨越40年的时间专列,回顾...

点击上方“北京家居行业协会” 可快速关注!

摘要:乘一趟跨越40年的时间专列,回顾下你都在哪儿买过家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家里的板凳变成了舒适、时尚的沙发,水泥的地面也有了瓷砖、木地板的装饰,而墙上花花绿绿的奖状和挂历也被各种色调和图案的壁纸、壁布所取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消失和改变,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正在不断刷新。但随着口袋里的钱增多而不断变化的不只是家具,还有家具的购买方式。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与“如何花钱”有关的故事。


  70年代,大多数市民有了较强的家具消费意识,但大部分要靠木匠手工制作的家具供应远远难满足需求,于是,购买家具也开始实行凭票凭证供应。最早使用的购买家具票证是1975年印发的“洛阳市购货券”。按照当时的规定,大立柜(1.7—1.8米)三个门的,每件收购货券5分;两个门的,每个收2分;小立柜(1.3—1.6米)每个收购货券1分;双人床板,每张收购货券1分,单人床板,每张收0.5分。

  家具票都是市政府统一规划,因此这些家具可并非有钱就能买得到。对于当时正赶上结婚的小夫妻们来说,得到一张家具票可以说是最及时的礼物了。  



  不仅国内家居卖场和品牌店全面开花,国外品牌宜家和百安居等也在90年代瞄准中国,完成了门店入驻。当时的上海,作为国内第一批经济开放区,深受家居卖场的青睐。

  90年代,不少跨国企业因垂涎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而相继闯入,却又因水土不服,纷纷以裁员、收缩业务,甚至是撤离中国等方式黯然收场。这也正是中国市场十几年间巨变的缩影:90年代中国家居卖场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国外品牌的入驻有着强烈的优势;尤其是宜家,以自助、样板间的形式革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随着消费者对家具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国外品牌在中国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百安居及时转型智慧门店,以体验式吸引更多流量。而无往不利的家得宝,则在2012年宣布,“关闭在华所有门店,全线退出中国市场”。  


  不只是全国家居品牌遍地开花,家居卖场同时也以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为代表,进入快速扩张期。红星美凯龙自1998年借鉴连锁模式,创建了连锁品牌市场。而居然之家也在2003年开出第二家分店,十里河店开业迈出了居然之家体系连锁发展的步伐。连锁店的形式突破单店的规模,使卖场品牌在21世纪初有了逐渐走向全国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时期家居卖场不约而同的选择提升服务增强自身竞争力。居然之家2000年3月在行业内倡导“先行赔付”,红星美凯龙2000年在全国推出“所有售出商品,由红星美凯龙负全责”的服务。家居卖场开始从从场地租赁的后台,走到了直接服务顾客的前台。 


  同时,在渠道上“线上线下新零售”成为每个家居人都在热论的关键词。家具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家具产品作为耐消品且价格不菲,没有实地的体验和考察难以使消费者下定购买的决心。而在“新零售”的竞合时代,一方面,电商企业线下通过实体零售渠道全面布局;另一方面,随着新零售能量的全面爆发,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借力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今年6月18日,红星美凯龙与居然之家的“618年中大促”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新零售,居然之家与天猫合作构建了数据中心,3天销售11亿;而红星美凯龙利用全员、全程、全渠道的数字营销工具和运营体系深耕流量,3天销售破35亿。在这样的流量与零售的竞合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具企业不再被动,通过构筑完整的新零售生态,将用户思维做到了极致。

  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家据购买渠道改变的动力,当下,也成为卖场。企业进行各种模式探索的最好时机。家具购买渠道的变化正是中国市场一步步活跃,消费者一步步升级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也是家具行业的黄金40年,在产品、品牌、渠道的多元化中更凸显着行业的活力。当前,虽然家居建材卖场仍是目前消费者购买的最主要渠道,但随着精装房、互联网家装、电商等渠道、经销商和设计师渠道等的多元化,未来消费者获取家具的途径也将越来越分散。

  (新浪家居特别策划,部分历史资料源于网络)




北京家居行业协会致力于家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共赢。打造产业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媒体、资源与市场的纽带、产业与资本的桥梁,促进文化、创意、科技与家居的融合发展,提升中国家居世界影响力,推动家居经济全面发展。

电话:010-84083927

网址:http://jjhyxh.com/

微信号:home12_12

长按指纹树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家居行业协会”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