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


中心主任王连洁在表彰会上代表先进集体作大会发言。
不断优化服务,助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尊敬的王勇国务委员,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能够代表先进集体作大会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不断优化服务,助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维权援助)服务中心成立十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关心指导和市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坚持“服务维权,服务执法,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服务项目,“十二五”期间,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维权援助中心年度考核第一名,为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营造首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积极构建举报投诉跨部门转办机制
“中心”依托与九个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建立的举报投诉转办机制,以及与21个知识产权管理、执法、司法部门形成的数据统计共享机制,建立了电话、微信、网站、邮件、信件、面访6种举报投诉渠道。截至2016年底,累计接收专利、商标、版权等7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及咨询4.7万余件,规定期限内举报投诉办结率达95%以上。配合专利执法部门进驻、巡查展会112次,现场处理知识产权纠纷252件。高效的部门协作为全市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方式
“中心”围绕首都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形成包括一般援助、专项援助和快速维权援助三种援助方式,累计提供区域重点产业专项援助26件。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完成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23件,有效支持企业应对海外重大知识产权纠纷。
三、努力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渠道
“中心”主动服务创新创业,建立了市、区(园区)、创新创业载体三级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工作站61家,依托首都保护知识产权志愿服务专家队伍,服务企业2.7万次,举办知识产权培训650余期。我们联合市司法局、市高院成立13家行业协会(商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为权利人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途径,累计调解知识产权纠纷575件,成功率达45%,平均用时15天,有效降低了权力人维权成本。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关于新形式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严格专利保护的若干意见》都对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发挥部门协作机制的保障作用,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和强化维权援助公益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全方位提升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
(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