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22:32
【知产动态】理顺网络商标纠纷促进创业创新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点击上方“北京家居行业协会” 可快速关注!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解决围绕...
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解决围绕电子商务、“互联网+”日益凸显的网络商标侵权问题,北京市海淀法院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立足海淀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着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者商标侵权风险的预防,总结了网络商标侵权现状、特点、原因、发展趋势及类型化问题。
调研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受立案登记制及国家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影响,涉网商标侵权案件数量明显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涉网商标侵权案件数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与游戏、App软件相关案件成为商标纠纷新类型
统计显示,网站、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电子商务平台商标侵权案件占全部涉网商标侵权案件的81%,涉游戏、App软件等其他类型的案件数量相对较少,属于近年新出现的案件类型。
2014年审结的新浪拍客App被诉商标侵权案及2015年的滴滴打车APP被诉商标侵权案即属此类情况。而同时期发生的“为为网”、“陆金所”、合拍等商标侵权案件,则凸显打着知名商标旗号仿冒、傍名牌的乱象,折射出App市场商标抢滩情况的严重性。2015年受理的小米公司诉华忠公司小米e贷、珙利金融公司小米贷侵犯商标权二案,更折射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标乱象。
互联网创业热而商标意识差
近年来,涉及C2C、O2O商业模式的案件数量增加明显,而涉及B2C、B2B模式的商标侵权案件则较少。
网络商标侵权案件所涉领域范围,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娱乐、旅游、美食等领域,亦开始涉及理财、融资、信贷等金融领域。2015年以来,海淀法院受理了多起涉及网络游戏仿冒、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件,预测游戏产业可能成为侵权案件的重灾区。
App、竞价排名、电商平台的商标侵权成为重点问题
通过对涉网商标侵权案件的类型化研究和梳理,报告认为以下三个领域的商标侵权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App应用名称商标侵权问题
App应用名称的商标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应用名称,并存在致使相关公众发生混淆的可能性。App应用名称作为经营者意在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容易被不当利用而构成商标侵权。
2.竞价排名关键词商标侵权问题
有关竞价排名关键词商标侵权案件涉及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将他人商标作为搜索关键词是否属于商标性使用。二是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的性质。三是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责任。
3.电子商务平台的商标侵权问题
近年来,以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迅速发展,而其中的商标侵权现象也屡见不鲜。围绕电商平台的商标侵权问题,主要有以下难点:一是电商平台的侵权责任形态。二是电商平台间接侵权的主观过错判断。
法律逻辑要理解并规范商业逻辑
报告认为,如何在现有网络环境下树立商标品牌、防止商标侵权、减少商标纠纷,将是规制竞争的不二法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司法者,都需要认识到商标侵权的法律风险——对权利人造成损害,对消费者利益造成损伤,对竞争秩序造成破坏,更给创业者的创业埋下巨大隐患。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不仅是商业实力的竞争,更是综合实力包括法律风险意识的竞争。因此,广大互联网企业、创业者必须树立商标法律意识,健全商标战略,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避免网络商标侵权的发生。(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