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22:33
【企业实务】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一、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共同点在于...
一、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共同点在于多数企业都会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职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运用。德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大致分为设法务部专职管理、设研发部专职管理或者法务部与研发部共同管理三种模式;美国企业则多选择统一集中管理模式,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再下设分部分类管理,如分别设立法务部和专利部。显然,企业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充分发挥和利用知识产权资源,形成竞争优势,设立独立的管理部门是必须,只有设置独立部门由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才能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事实上,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意义不仅在于实行专业化管理,更在于依据企业具体经营状况制定相适宜的发展战略,针对企业职工展开知识产权培训,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应对知识产权侵权之诉。
二、健全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协调,而无法仅仅依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独立运作,因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制度对企业发展大有裨益。美国IBM公司在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时,首先明确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管理知识产权事务,审核知识产权条款,拟定授权契约谈判策略等,其次包括建立发明创造激励机制,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管理。 具体而言,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内容可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政策导向,后者则多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具体知识产权资源管理。
三、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鼓励知识产品研发创新 日本企业尤为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初级培训涵盖的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基本法律知识、专利入门知识、专利说明书写作等内容,培训对象为全体新员工,并针对不同层次、级别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高级培训则主要面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商标、著作权、技术契约、案例研究、专利情报、专利文献的写作及专利管理等;并创造条件让员工通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或选派人员去欧美专利事务所进行轮训和研究学习。 四、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注重维权 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假冒商标、假冒专利、未经许可擅自复制、销售作品等,此外在企业兼并、重组时,知识产权价值常常被忽略或严重低估,甚至导致商业秘密外泄,我国企业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武昕)
文章来源: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北京家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