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行业观察 | 互联网企业跨界家装 ,为何大多 “水土不服”?

行业观察 | 互联网企业跨界家装 ,为何大多 “水土不服”?

2024.03.22 14:40

文章来源:四川省家俱行业商会公众号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各行各业,家装行业也不例外,并且算得上是一条热门赛道。...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各行各业,家装行业也不例外,并且算得上是一条热门赛道。前有阿里、京东、拼多多、小米、字节跳动等企业争相布局,现有苏宁易购携“苏宁易家”平台,押注互联网家装行业。但仍旧有入场的,也有离场的,那么,互联网企业做家装到底为何会“水土不服”?



现象: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家装业

阿里巴巴先后推出了两大一站式家装平台天猫“家装e站”、淘宝“极有家”,以及自有家居安装品牌“躺平”,后来改名为“每平每屋”。还以近百亿战略投资两大家居卖场龙头企业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


京东则一方面引进席梦思、丝涟、TOTO等品牌扩展家居家装品类,另一方面上线家居建材业务,使得产业链涵盖装修全链路,并推出“京东家”打通设计和服务环节。另外,京东还入股商品宅配,线上线下协同运营。

不同于阿里和京东的全链条售卖,百度的“装馨家”和字节跳动的“住小帮”分别以搜索和算法为核心,以前端流量优势试图在家装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小米“爱空间”、国美“打扮家”则希望通过互联网思维,实现家装行业的标准化、产业化,改变传统家装行业不规范、不透明的现状。


平台:依靠数字化优势 完成一站式整合

实际上,让这些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的直接原因是家装行业巨大的市场规模。据数据显示,2020年家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163亿,同比增长12.4%。伴随老房改造需求的不断释放,2025年家装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7.817亿,年复合增长率达7.6%,行业前景广阔。


与传统家装企业相比,互联网平台有自身的优势,除了自带流量,往往还具备较高的数字能力,能够加速家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当下,90后正成为买房主力,他们追求质感、追寻独特,却也被“996”的工作节奏压得喘不过气,互联网家装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以“3D样板间”为例,基于用户存档的数据(数字与图文),不仅可以实时看到产品摆在家中的效果,也能一键生成诸如铺地板所需的数量和费用等数据。


随着物联网发展,智慧家电、智能家居已逐步走进普通家庭,多孩政策还将让更多家庭进入改善性住宅行列。作为末端的家装服务智慧化是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环节,万物互联,既节能,顺应环保碳排放,更可将人们从家庭生活复杂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效率,享受更多的自我空间。

另外,一站式整合优势在现有多数精装交付的环境下还可解决售后服务。同时,智慧家居平台可在多数家电家居开放接口的前提下实现未来整体OTA升级以及个性化模块化定制。


装企:寻求差异化、提升消费信任度

事实上,电商青睐家装行业,而家装企业也非常愿意被整合,家装企业能迅速与电商平台一拍即合,这就成了一批批电商企业顺利进军家居领域的一个巨大突破口。


家装领域相较其他行业是比较传统的,大多数家装公司的经营模式、服务人群、产品类型等同质化比较严重。进入电商平台可以寻求差异化,给自己贴一个“不一样”的标签。

以天猫‘家装e站’、百度‘装馨家’等为例,这些平台有很明显的特征,短时间内迅速解锁流量吸引用户。对于家装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借着平台的流量为自己引流,借此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大平台大企业做背书,也需要与大平台合作给消费者“讲故事”,提升知名度。


由于家装的冗长服务链条,互联网企业想要进军家装领域就必须通过招徕装企迅速打开市场,形成了两者的借势关系,这也是两者能够一拍即合的原因。


观点:电商平台低估了家装难度系数

电商、互联网跨界家装领域的尝试不少,现在这股跨界热潮仍在不断上演,但遗憾的是,大规模跨界背后,鲜有成功案例。部分跨界企业举步维艰,不少已经回归主业,逐渐放弃家装这一板块。

电商跨界家装领域为何出现大规模“水土不服”,大都“折戟沉沙”呢?


所谓“术业有专攻”,电商平台手不能“伸得太长”。很多电商品牌认为自己的品牌在行业大名鼎鼎,延伸到家装照样可以享受红利,直接享用品牌资源,即可快速复制成功。但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涉足另一个领域也就是新人,并不是一朝一夕“复制粘贴”就能成功。


阿里先后投资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家居企业,与天猫美家、极有家、躺平设计家等共同发力家装市场。但据公开数据,天猫此前的23家明星家装,如今有11家已经倒闭消失。


互联网企业低估了家装行业的难度系数。装修行业看似低门槛,但涉及大量的人与人沟通,设计、施工、选材、验收、安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实地沟通,想“一口吃个胖子”是很难的。

家装行业的属性是“低资金,高服务门槛”,对资金要求不密集但对能力要求密集的行业,工人好找,门店好开,材料好进,但要形成规模体系,保证服务、品质、成本、交付等,难度系数非常高。


家装前期的确是找个工队保证施工就可以了,但随着行业几十年的发展早已不是单一工队就能完事。必须有时间的沉淀、能力的沉淀、团队的沉淀、人才的沉淀以及施工品质的沉淀。


或许正因为互联网企业将深度融合当成了简单整合,倚仗自己成熟的经营模式和平台将家装部分嫁接进去,实现终端快速业务。但其实家装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其营销、设计、施工安装等周期与其他领域不同,是以人为导向的。两者要结合,必须是深入融合。只是简单的产品陈列或是平台提供者,各有各的盘算,最终势必会失败。


END


声明:文章源自网络,页面展示内容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商会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文章来源:四川省家俱行业商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四川省家俱行业商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