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18:32
【快天下养生锦囊】秋冬养生小秘诀,谨记“3不吃”“4不做”“5相伴”!
文章来源:零食日记官网
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是养生很关键的时刻,在秋季注意养生,可以加强人体免疫力,让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01:3不吃1、不吃寒凉 ...
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是养生很关键的时刻,在秋季注意养生,可以加强人体免疫力,让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
01:3不吃
1、不吃寒凉之物
入秋后,万物收敛,要注意不吃寒凉之物。寒凉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危害健康。
不喝冰饮料、冰啤酒,这些都会刺激肠胃,造成脾胃不和,导致体内湿气重。
不吃西瓜,西瓜又名“寒瓜”,秋季,不宜过多进食西瓜,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会加重脾胃负担,危害脾胃健康。
2、不吃辛辣之物
秋季,易犯“秋燥”,此时,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之物。
烧烤、辣椒、生姜、花椒等食物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生姜。
古书有云“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秋季本就干燥易上火,而生姜属于热性,不宜多食。
3、不吃油腻之物
秋季,天气转凉“贴秋膘”,很多人便开始“大鱼大肉”进补起来。
刚入秋,很多人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吃太多肉类及油腻重口味食物,则不利于健康。
入秋后,要注意清热润燥,可以适当吃一些鸭肉、鱼肉、山药、百合等,既能清热,又可补益。
02:4不做
1、不洗冷水澡
入秋后,天气转凉,此时一定不要再洗冷水澡了。虽然,有“春捂秋冻”之说,但是,入秋后不能贪凉洗冷水澡。
2、不做剧烈运动
秋天,是适合运动的季节,但是,切莫剧烈运动。秋季运动,适合做一些有氧运动,如登高、快走、打太极等。
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者一定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要及时观察身体变化。
3、不做熬夜之人
入秋后,应该顺应天时,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每晚尽量在22:30之前入睡,年轻人保证7小时的睡眠,老年人要6小时。
4、不要忧心过度
自古逢秋悲寂寥,由夏入秋,人们在精神情绪上,也会有变化,出现“悲秋”“伤秋”之情。
忧心过度,或常生气,会导致阴阳失衡,影响健康。所以,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快,遇见烦心事,切不可过度钻牛角尖,一切都要想得开。
03:5相伴
1、茶相伴
饮茶,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养生的一种方式,两餐之间,可以喝上一杯养生茶!
不同的茶饮,也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养心,喝红茶
秋季,喝点性质温和的红茶,是不错的选择,并且,喝点红茶,有助于养心,保护心脏健康。
养肝,喝蒲公英根茶
蒲公英,入肝经,可排肝毒、降肝火、预防肝损伤,尤其是蒲公英根,效果优于蒲公英叶子。蒲公英根可以对抗体内毒素,解除体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养脾,喝茉莉花茶
茉莉花,芳香入脾,醒脾开胃,治辟秽治痢。用茉莉花泡水喝,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改善食欲不振,有助于脾健康。秋季保护脾胃,可以泡点茉莉花饮用。
养肾,喝玉米须茶
玉米须,味甘、性平,不仅入阴阳胃经,而且归肾、肝、胆经。可利水消肿、清肝利胆。经常喝点玉米须水,有助于促进肾脏排毒,预防肾炎,保护肾脏健康。
2、动相伴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早起搓搓手,调养心肺
手心,有劳宫穴,是心经的主穴。搓手的时候,可以按摩此穴,通过经络刺激心脏,让脏器兴奋起来,帮助人体迅速恢复体能。
揉足三里,健脾胃
中医,把胃经称为“长寿经”,并途径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同时,按揉小腿外侧足三里穴,5分钟,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延年益寿。
3、笑相伴
每天笑一笑,有助心情舒畅,促健康。
研究表明,乐观主义者,通常比悲观主义者,多活12年。所以,生活中,经常笑一笑吧。笑一笑,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有助于心肺健康。
4、友相伴
经常和朋友相约,聚在一起,有助于身心健康哦。
朋友可以给您关怀、可以给您关心。当我们在享受朋友的支持时,您就会发现压力瞬间小了很多。日常,有几个好友相伴,生活多了乐趣,身体也更健康哦。
5、书相伴
读书是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能有益终身,经常读书能知天下事。天天用脑,精神不老。博览群书,益智益脑,看书读报,眼明心高。读书可以愉悦身心,促进身体健康。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零食日记官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零食日记官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