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17:33
孩子天生弱视怎么办?家长你知道这些么?
文章来源:爱尚眼
偶尔会看到戴着厚厚眼镜的小学生,其中一只眼睛还被眼镜布遮住,感觉有点怪异,难道是那只眼睛受伤了?还是近视了?事实上,人家不是受伤、也不是近视,而是弱视,虽然矫正过
1987年我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弱视分类标准中以及1994年卫妇幼发第17号文《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中,均没有“先天性弱视“,这一名称。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弱视主要是出生后视功能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是后天性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在我国弱视分类标准中,先天性弱视已不提了,所以弱视儿童的家长当理解到,真正的儿童弱视先天性是极少见的。 3.弱视有哪些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专家们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患有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会衰退;弱视则不同,由于患眼的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果不及时防治,患眼的视力便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 长此以往,必然会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的视力也会逐渐衰退。那么针对弱视的视力训练有哪些呢? 弱视训练根据训练目的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提升弱视眼视力的训练 这类训练需要配合遮盖,如眼罩或眼贴,强迫使用弱视眼,进行精细训练,提升弱视眼视力。又称精细目力训练。 常见的训练有串珠子、穿圈、穿针、刺绣、描点等。训练方法很多,应根据弱视患者的年龄、视力和智力等情况选用,也可以经常变更训练方法。 举个例子,一般视力提高到0.5是比较容易的,0.5以前属于粗视力,而0.6以后属于精细视力,需要更加精细的训练。所以在孩子视力达到0.5以前,可以选择串珠子,视力到了0.5或者0.6后改穿针。 第二类,眼睛调节和集合能力的训练 调节和集合,即眼睛看近和看远的能力,是产生双眼清晰视觉的基础。如果调节和集合功能不足,或功能异常,容易产生视疲劳、视物重影、视物不清,甚至斜视的现象。训练孩子眼睛的调节和集合能力,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舒适、更轻松的看近和看远。 弱视患儿,眼睛调节和集合功能比较差,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或看书写作业容易疲劳,可选择此类训练。常见的有单眼反转拍训练、镜片阅读训练、字母表操 第三类,双眼视功能训练 双眼视又叫双眼单视,是指人眼将进入左眼和右眼的图象传入大脑,在大脑视觉中枢进行处理,综合成一个完整、有立体感景象的过程。 弱视的治疗,不仅是视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没有建立起双眼视功能的患者,弱视眼视力提高后很容易发生减退。弱视患者,两眼视力相差大,一般很难形成正常的双眼视功能。单纯的提高弱视眼视力后,双眼视功能也不会自动形成。 当弱视眼视力与健眼视力相差不大(不超过三行)时,应立即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既有助于建立双眼视功能,又能有效防止弱视的复发。双眼视功能常见的训练产品有聚散球、裂隙尺等。 第四类,注视性质训练 正常人眼,为中心注视(即眼底黄斑注视),但有的弱视患者,注视位置不在黄斑中央,而在黄斑周围的视网膜,这就是旁中心注视,在伴有高度远视和斜视的孩子中多见。 注视性质训练,可采用后像疗法、光刷或光栅训练、红光闪烁刺激训练,使旁中心注视转为中心注视。 第五类,双眼视野下的单眼精细训练 双眼视野下的单眼精细训练,即Monocular Fixation in a Binocular Field,简称MFBF训练。与传统遮盖训练的区别是,传统的遮盖训练,完全遮挡健眼,强迫孩子使用弱视眼,进行串珠子或者描点等精细训练,虽然弱视眼视力得到提升,但会破坏双眼平衡,视力提升不稳固,存在视力提升后回退的可能。 国外近几年兴起的MFBF训练,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时同时使用两只眼睛,建立改善双眼视功能的同时,又能强迫使用弱视眼,提升弱视眼视力。此外,随着双眼视功能的改善,弱视眼视力进一步巩固提高。 双眼视野下的单眼精细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使用红绿/红蓝眼镜,或偏振眼镜,在双眼分视的同时,进行弱视眼精细训练,如红绿扑克牌、红绿立体矢量图等。另一类为压抑疗法,采用压抑膜或者阿托品,降低健眼中心视力,保留周边视力,进行弱视训练。 弱视视力的提升是一个过程,爱尚眼视力养护中心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正规的视力养护机构,通过多种训练方式提高儿童视力训练的完成度。
文章来源:爱尚眼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爱尚眼,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