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16:07
孩子练字坚持不下去,家长应该怎么做?
文章来源:锋格练字官网
孩子各方面都很好,可就是写的字不太好看,常常被老师提醒要把字写好。这件事也成为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家长“言行不一致”是孩子欠缺学习内驱力的关键原因。
例如,我们家长去批评孩子不努力学习、不爱阅读,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这种管教好像是天经地义,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就孩子而言,他们的想法并不是这样,由于他们在听到家长要求学习和阅读的同时,却没有看到家长在学习和阅读,更多的时候是看到家长一边刷手机,一边坐在边上“督促”自己要认真学习和阅读。
家长这种“言行不一致”的巨大反差会使孩子陷入迷茫中,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甚至形成排斥心理,孩子也就无法形成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最后的结果常常受到非常大影响,倍感失望的家长又会把负面情绪甩到孩子身上,变成了一种无法打开的教育“死结”。
这是一个许多家长都有可能面临到的教育“死结”,但这种“死结”并不是无法打开。
只要我们找对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通常就能迎刃而解。
在写字训练这种相对枯燥的事情上,要让孩子拥有这样的内驱力,最为简易的办法就是家长和孩子一块儿练字。
详细一点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下述这两种办法去开启这个“死结”。
第一种办法是家长给孩子“身体力行”,让孩子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当然这种“身体力行”并不是简易的陪读,更不是捧着手机来催促孩子学习,而是想要孩子做什么,就直接做给孩子看,尤其是一些需要”重复的练习”才可以实现的目标,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道去体验、去试着、去坚持,和孩子一块儿面对困难和各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态也会在悄无声息变化着,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简易说,就是家长假如希望孩子实现一项练字的目标,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身体力行,由此调动孩子的写字热情和内驱力。
我们家长并不见得一定要把字练得多漂亮,但给孩子呈现出一种愿意试着练字的态度却很主要,这极易得到孩子的认同感,我们甚至还能抓住孩子“好为人师”的心理特点,让孩子当个“小老师”,教我们写字。
家长假如花点小心思,还能让孩子每天都觉得写字训练有一种新鲜感。
第二种办法是把大目标拆解成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无论多大的学习目标、多复杂的学习任务,我们都能够化整为零,拆解成容易实现目标和实现任务的小模块。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孩子持续得到一种成就感,就像写字那样,每天练好几个字,不可以贪多,但要让孩子见到自己的进步。而伴随这种成就感的积累,就能化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激励孩子勇往直前,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练好更多的字。
对于练字这件事,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这两点都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一开始无法把目标定得过高,导致到后面出现孩子和大人都坚持不下去而迫不得已中途放弃的情况。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每天拿出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时间不长也不短,比较容易做到,然后再选择一本好的字帖进行临摹,在练字之前能够先看看写字教学视频或者范字,边看边学。
家长在和孩子一块儿练字的流程中,还能够相互之间对比、互相点评,一段时间以后在家里进行作品展示等等,让单调的练字流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将足够成为支撑孩子长期坚持下去的关键保障!文章来源:锋格练字官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锋格练字官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