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百科 / 【睿丁关注】不懂得亲子沟通的几类妈妈,其中有你吗

【睿丁关注】不懂得亲子沟通的几类妈妈,其中有你吗

2024.10.30 17:52

文章来源:睿丁悦读馆官网

摘要:

每一位妈妈与孩子沟通,都是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妈妈无意或有意扮演的那些角色,总是在扼杀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勇气



      每一位妈妈与孩子沟通,都是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妈妈无意或有意扮演的那些角色,总是在扼杀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勇气以及倾诉的欲望。睿丁小编提醒你,如果妈妈扮演以下几种角色,将会很严重地影响亲子之间的顺利沟通。     一、指挥型妈妈   场景一:   厨房里,妈妈正在站着择菜,孩子在旁边玩,妈妈对孩子说:“辛辛,把你旁边的那个凳子给妈妈搬来!”孩子装作没听见,心想:“你自己不会过来搬吗?”   场景二:   客厅里的垃圾筒满了,妈妈对孩子说:“辛迪,去把垃圾倒了!”孩子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说:“我不管!”   这种类型的妈妈总认为自己是妈妈,是一家之主,因此自己有权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殊不知,这种命令的口气常常会令孩子很反感,有时,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反感情绪,常常故意不听从妈妈的命令,故意与妈妈对着干。   作为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妈妈要时常转换一下思维。如果你的上司用命令的口气跟你说:“周末你必须加班!”听了这样的话你有什么样的反应,是不是会有满腔的怒气?在这样的情绪下,即使在老板的权威下,你勉强同意加班,但你是不是也会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同理,如果孩子常常在“命令”和强迫下去做一些事情,他们肯定会有很多的不满和抱怨。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不满和抱怨之中,不但不利于亲子之间的顺利沟通,而且这也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值得妈妈们注意的是,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妈妈并不是喜欢充当“指挥者”的角色,而是常常会无意识地“命令”孩子。   例如,天凉了,妈妈想提醒孩子加件衣服,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意思从妈妈的口中表达出来变成了:“天这么凉,还不去加件衣服!”本来是好心,但却让孩子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毋庸质疑,这也将成为妈妈与孩子之间沟通的一大障碍。   二、唠叨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的成绩只考了60分,因此耷拉着头不想理任何人,这时妈妈说:“你如此垂头丧气是不对的,你应该振作点!”孩子不耐烦地说:“妈妈,你烦不烦呀?”   场景二:   孩子放学一回家,就对妈妈说:“今天我捉弄了老师一番,让他很生气。”妈妈说:“你应该为你的行为向老师慎重地道歉!”孩子听后很失望,很生气地对妈妈说:“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怎样去做!”   都说女人擅长唠叨,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都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总是试图通过“唠叨”、“说教”教育孩子。例如,无论孩子做什么, 她们总喜欢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不应该”怎样去做……但孩子往往对这种“说教”很反感,他们会认为妈妈不理解他们,而且妈妈的“叨唠”让他们很 厌烦。   正如上面场景所表明的那样,在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妈妈的“说教”不但不会为他们解决问题,相反,它会使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糟糕。   三、万事通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不小心跌倒了,这时妈妈跑过去对他说:“看吧!你不听我的话,失败了吧!”孩子听后马上趴在地上大哭,不肯起来。   场景二:   孩子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单回家了,妈妈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开始对孩子说:“当年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我的成绩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妈妈还没说完,孩子就哭着跑开了。   这种类型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姿态。他们喜欢替孩子解决问题,常常给孩子提供一些劝告、建议或分析原因,有时甚至是长篇大论,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形象。   但令这些妈妈很疑惑的是,孩子常常会不买她的账。对于妈妈的建议、劝告、分析原因,孩子往往是左耳听,右耳冒,有时甚至连听都不听,或者干脆捂起耳朵来。   孩子对妈妈所说的话不感兴趣,大多数原因在于妈妈的沟通方式。可以说,妈妈这种“万事通”的角色已然成为了亲子之间沟通的障碍。   四、判官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哭着回家了,妈妈对他说:“我认为成绩不好要怪你自己!”孩子没理妈妈,沮丧地躲进自己的房间里。   场景二:   孩子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妈妈这样对孩子说:“你的行为是错误的,我认为你必须马上把玩具还给别的小朋友。”孩子把玩具抱得更紧了,说:“不,我想要这个玩具。”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妈妈总是试图充当“法官”的角色,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作出审判,而且审判的结果一般都是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虽然妈妈的这种审判大多数是正确的,但孩子往往因为妈妈没有接受他的情绪而拒绝接纳妈妈的审判。所以妈妈的这种判官角色也会成为与孩子沟通的一大障碍。   五、批评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晚上很晚才回家,妈妈生气地对他说:“你翅膀硬了,想飞了是吗?我们管不了你了,是吗?”孩子很气愤地说:“是的,我不用你管!”   场景二:   妈妈在教孩子做一道题,教了很多次,孩子还是不会,这时妈妈说:“你真笨得可以,谁教你都会疯掉。”孩子生气地把笔扔在地上说:“我不学了!”   这种类型的妈妈也是试图在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试图让孩子认同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但她们喜欢用一种很“冒险”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例如,利用嘲笑、讽刺、开玩笑、贴标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批评型妈妈的这种语言和行为,会造成亲子之间很大的代沟和隔阂,而且还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很大的伤害。   虽然以上的几种妈妈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都企图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但很不幸的是,妈妈在给孩子灌输正确观念的同时,都忘记了认同孩子的情绪,因此也导致了亲子沟通的障碍。   另外,妈妈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的各种态度,无一例外地向孩子传递着令孩子沮丧、受挫的信息,那就是:孩子,你错了。   睿丁温馨提醒:每一位做妈妈的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自己是否有过不经意间扮演这种角色的经历?如果没有,那当然是最好;如果妈妈确实发现了自己曾经或者经常扮演这些角色,为了与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为了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们就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了。   了解更多教育资讯,英语学习方法,欢迎关注睿丁订阅号:睿丁少儿英语【reading-china】。如果你想参与更多睿丁精彩活动,欢迎关注睿丁服务号:睿丁英语【ruidingyingyu】。

 

文章来源:睿丁悦读馆官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睿丁悦读馆官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