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百科
/ 孩子爱磨蹭?那肯定是爸妈做了这四件事!
孩子爱磨蹭?那肯定是爸妈做了这四件事!
摘要:
自从去年隔壁家的小姑娘开始上学,我就经常能听从她家传来的各种催促声: 赶紧起床!叫你几遍了,怎么还不动! 怎么还不换衣服啊?这都几点了?赶紧动,就知道磨蹭 这碗饭都吃多长时
自从去年隔壁家的小姑娘开始上学,我就经常能听从她家传来的各种催促声:
“赶紧起床!叫你几遍了,怎么还不动!”
“怎么还不换衣服啊?这都几点了?赶紧动,就知道磨蹭……”
“这碗饭都吃多长时间了?赶紧吃,吃完写作业去!”
“这几道题你都做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写完?”
“别看电视了,赶紧去洗澡!这个点还不睡觉,明天早上你又起不来……”
常听到家长们在抱怨:孩子学习效率低、写作业慢,做什么事都爱磨蹭、拖沓,老让人催,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着急。
面对这个“世纪难题”,很多家长都表示束手无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提醒。
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人是生来就喜欢磨蹭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些喜欢磨蹭的孩子家里,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穿衣服、穿鞋这么点小事,我跟你爸三两下就好了,你怎么能磨蹭这么久?”
“你怎么吃饭这么慢?磨磨蹭蹭的,全家都吃完了,就等你了!”
“这首古诗很难背吗?我觉得很简单啊,读几遍就记住了,你怎么拖拖拉拉这么久还没背完?”
大家发现问题了没?米雪之所以觉得女儿“磨蹭”,是因为她的“参照物”是她自己和家里的大人!
有些父母会无意识地忽略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年龄差,从而对孩子有了过高的预期和要求。但有些我们觉得简单的事儿,让一个几岁的孩子来做,可能就真的有些难度。
所以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所认为的“拖延”,才是孩子们应有的“正常节奏”!
有些时候,不是孩子跟不上节奏,而是他们压根儿就不想跟!
记得我刚上学时,我妈要求我每天晚上8:00~8:30描字帖。对于练字这件事,我其实并不排斥,可问题来了——
从七点多开始,我妈就会频频催促我:“别玩了,快到点练字了……听到没有?磨蹭什么呢?赶紧过来……”
次数一多,我就开始烦了:到点了我自己会去练字的,你催我干什么?这不是还没到时间吗?我为什么不能继续玩耍或者看电视?
慢慢地,我开始故意跟她“对着干”:她越催我,我就越不动,明明8点就该开始的练字计划,经常被我故意拖后十多分钟;在练字的过程中,我也磨磨蹭蹭、边玩边写,半小时能写完的字帖,我却一个小时都写不完……
相信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大人们在吐槽孩子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的时候,却没有发现——
你们的催促,不仅没有加快孩子做事的速度,反而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和步调,还激发出了他们抵触、逆反的心理和举动。
现在的孩子真的太忙了:白天正常上学,晚上补习拔高,周末还有器乐、舞蹈、书画等一大堆才艺班在等着他们……
“鸡娃”的父母们耗费无数时间、精力和金钱,渴望将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于是,孩子们每天的时间,都被父母安排的各种计划所占据:
学校的作业写完了,有补习班的作业;补习班的作业写完了,还要练琴、练舞,学习各种艺术特长。
一天下来,留给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这就让他们对“抓紧时间”这件事没有任何期待——反正做完作业也不能玩儿,磨蹭、拖沓还可以让自己少做一些事,何乐而不为?
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要去厕所,要不然就是扣手、转笔、发呆,一副誓将“拖延”进行到底的样子!
这种“磨蹭”,并不是孩子做不到迅速,而是他们反抗家长“压迫”的一种手段。
还有一种情况,让很多孩子出现了“拖延”的问题——作业题目不会做,或者父母安排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完成。
“怎么别人都会,就你不会?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
“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笨?”
父母平日的态度,导致了孩子宁愿被认为是“磨蹭”,也不想开口向爸妈求助、被他们批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博士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孩子只有按到自己能有主导生活,并获得想要的人生方向时,才能产生“自主性”。
也就是说,只有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动自发的行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拖沓、爱磨蹭的毛病。
很多教育专家也总结出了一些好方法,有需要的爸妈们可以借鉴尝试一下——
想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首先就要让他们认可每天的日程安排。所以这个计划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商量后,一起制定的。
只有孩子愿意按照计划去执行,才能避免他们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而出现拖延的举动,并且帮助他们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
建议每天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由孩子自己支配。在这个时间段内,只要孩子不出格,家长都不要干涉。
另外,孩子年龄、性格、专注力和自制力都不一样,所以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和玩耍的时间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频繁的催促,不仅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有可能模糊孩子的时间观念,将做事标准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变成“你不催我就不做”。
建议爸妈在提醒孩子时,尽量做到语言简练,不要反复唠叨,说一遍就可以了。
例如:“儿子,现在是7:50,别忘了8点准时开始练琴。”
计划制定后,家长要监督孩子严格执行每项计划。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因为自己磨蹭而完不成,那么在可控的范围内,也要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
举个例子:如果数学作业计划半个小时完成,孩子只用了20分钟就写完了。那么这一天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就可以增加10分钟。
如果孩子磨蹭,导致半小时内没有做完作业,那么家长就不要让他继续做了。
不管孩子第二天被老师批评,还是罚站,都由他自己去面对。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就批评他们。这样做只会让孩子遇事不敢向爸妈求助,自己瞎琢磨,反而降低学习、做事的效率。
建议爸妈们多鼓励、少指责,打消孩子的顾虑和心理负担,并且耐心教导他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有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从而导致精力分散,拖沓、磨蹭。
例如做作业时,桌面上只留下必要的书本和文具,周围不放置其他课外书或玩具;或者同一时间段,只安排孩子专注做一件事,做好之后再进行下一项。
当孩子磨蹭、拖延时,我们不要马上为他们下定义、贴标签,先反思一下自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要做的不再是催促,而是允许孩子“慢”下来,给他们调整节奏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法。
文章来源:睿丁悦读馆官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睿丁悦读馆官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睿丁悦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