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 17:2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奥克生物
奥克生物现在诚招代理,拥有成熟完善的管理运营体系,奥克生物是干细胞临床研究单位、实验室共建项目、课题立项研究、拥有高净值客户的机构和个人的最佳选择,相信奥克生物一条心一起走,在再生医学领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并且干细胞在这些领域上极大发挥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导致。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吸烟是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主动吸烟或二手烟),此外,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烟雾,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和长期哮喘也是COPD的危险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目前,我国COPD患者总数达8000万(重症患者超过3000万),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8.2%;每分钟有2.5个人死于慢阻肺,每年超过100万人因COPD死亡。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OPD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为COPD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3年,全球间充质干细胞药物Prochymal™完成了治疗中重度CO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相关结论在国际期刊杂志《Chest.》上刊登。

在这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中,62名COPD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细胞治疗组和对照组中。
细胞治疗组患者接受异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每月1次,共4次。研究初步证实,MSC治疗中重度COPD是安全的,这为后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肺气肿的
I期临床研究
2016年,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度肺气肿,相关结论发表在《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该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度肺气肿安全可行。肺减容手术联合间充质治疗,可改善肺损伤严重部位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反应。
8例临床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观察
2017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发布了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项目“8例临床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观察”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RPF)对患者的肝肾等主要脏器无损害,且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降低肺纤维化密度。

放射性肺损伤早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有效治疗,一旦出现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则缺乏特效治疗手段,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和新桥医院放疗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标准,从1829位放疗病人中筛选出年龄在44到70岁之间的8位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这8位患者两位患有乳腺癌,6位患有肺癌。
研究人员灌洗了8位患者病灶附近的肺叶和肺段支气管后,经纤支镜注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至患者的病灶部位。
观察结果显示,8位患者均能够耐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随访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通常情况下,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密度值越大,表示肺纤维化程度越重。放疗前各患者CT肺密度低,经放疗照射形成放射性肺纤维化,CT肺密度上升,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CT肺密度较治疗前下降,从而证实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有效,能够降低CT肺密度和改善临床症状。
研究人员推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减少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抑制了纤维化的形成。
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机理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

尤其是脐带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较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源性更低、增殖克隆能力更强、分泌抗炎因子更多,可直接分化为气道上皮细胞等优势。

随着干细胞冻存技术的发展,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置于深低温环境中长期“冻存”供储存者及其亲人遭遇疾病时使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这项储存优势,为众多疑难疾病临床应用提供了“原料”基础。
文章来源:奥克生物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奥克生物,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