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20:15
途家拿下蚂蚁短租:这真是一次意气风发的行业整合?
文章来源:格美酒店集团官网
格美集团(KOSMOS GROUP)是一家多元化的管理集团。目前,格美集团在全球400多座城市拥有近6000家酒店、400多家餐饮和近10万名员工,集团拥有超9600万忠诚会员、超200万企业客户,每年为约2亿人次商旅客人提供日常餐饮、商务差旅、休闲度假等多项个性化专属服务。
尽管途家通过资本动作在旅游圈内掀起一道涟漪。但从途家、蚂蚁短租的现状来看,能将其定义成一次意气风发的行业整合序幕吗?还有更多细节,需要观察者加以咀嚼。
一场朦胧的接盘
昨日,途家CEO罗军宣布以100%收购蚂蚁短租,同时58集团成为途家股东。不同于主流通稿的方式,并购案中58集团的出资金额、股比,蚂蚁短租的作价金额,途家出让自有股份还是有旧投资人退场等等关键信息均未对外披露。
对此罗军表示,“58集团占途家多少股份,我们在没征得所有股东同意前是不方便透露的,包括收购蚂蚁短租的金额也不方便说。”不过罗军强调,58集团不仅仅是用蚂蚁短租的资源入股,他们也看好途家,增持了现金和其他资源。
但具体资源折价的金额,以及58集团究竟拿出了多少真金白银,仍没有确切的说法。
从蚂蚁短租的融资额来看,其整体估值并不高——对价途家这只“独角兽”也的确难以折算价格。可以说整个并购案的关键信息一片朦胧。但就途家与蚂蚁短租本身而言,这次资本运作仍显得颇有趣味。
在58同城与赶集合并之前,赶集曾斥资2000万美元孵化了蚂蚁短租,并分拆独立融资。然而自2013年初获得A轮融资之后,蚂蚁短租至今未获得新的融资、CEO位置也不断更迭。
在蚂蚁短租创立之初,彼时的赶集网创始人兼CEO杨浩涌曾对媒体表示,该项目两年之内估计都会亏钱。而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力的公开信息证明蚂蚁短租已经盈利。5年过去了,如今的58集团是否对蚂蚁短租有了其他的考虑?
小猪短租CEO陈驰则挑明,58集团此前就出售蚂蚁短租的事项,与其有过接触与讨论,但陈驰最终没有接受。从陈驰的观点来看,一幅蚂蚁短租“拎包待嫁”的场景徐徐而出。也许途家并不是唯一的人选,但却是真正接盘了蚂蚁短租的企业。
流量问题何解
尽管罗军面对媒体时经常表达对资金的不在意,“目前途家现金流非常充沛”,但途家的亏损程度也始终不透明。一个事件或许能从侧面影射这个问题:从携程将其剥离的动作来看,其亏损可能达到了拖累携程财报的程度。记者在此不做判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探寻内情。
事实上,关于盈利的问题,途家常以一个例子作说明。“途家在海南测过,能达到盈利水准。但我们目前不希望盈利,因为目前途家对规模和品质的希望远远大于对盈利的需要。”2014年,罗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述;2015年也公开发表过类似观点。
综合途家的商业模式来看,影响其营收的因素很可能集中在两点:入住率以及流量。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高星级酒店入住率红线在60%,经济型酒店在85%,由于近两年长短租市场批量进入新玩家、以至于利润降低,通常长短租结合的公寓入住率要达到70%以上才可以盈利,纯短租模式则要求入住率更高。
事实上途家从来没有公布过其平均入住率。在记者此前的采访中,途家公共关系总监唐挺也不认为平均入住率能反映一定问题。“夏季的时候途家在青岛、三亚的房源都拥有不错的入住率;北京雍和宫边上的红绫阁,不提前4-5天预定是订不到的。”
唐挺表示,旅游行业有季节性、区域性,所以平均入住率没有可参照性,没有什么对比价值。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明星”房源终归在途家的盘子里是少数派。
海南作为途家的“龙兴之地”,具有先发优势——但途家模式能否在全国成功复制,至少在目前还难以定论。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迎来终点,如何持续获取高额的流量,将成为途家提升入住率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首先,在携程控股途家的时代,其流量的导入很可能更偏向于自身的酒店预订业务。不过唐挺表示,在途家的销售渠道里,携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占到全部流量的20%到30%之间。途家大部分的流量,来自于其自身的官方销售渠道——PC端、手机APP、H5网站,大概占到总体的40%多。剩下的流量则来自于京东、天猫等电商以及旅行社。
但这足以支撑途家整个盘子的运营吗?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途家有一段时间推行过“线下打折卡”的市场策略。
“50元一张卡,有效期一年、可以打9折。目的是切客源并发展自有渠道。”据接近途家人士透露,这种售卡在途家内部并非完全由专门的部门执行,而是颇有“全民皆兵”的意味。“卖卡后当月的订单增长很猛。”开始对线下流量进行强力攫取,这说明途家发生了什么?
另一方面,业内公认的是蚂蚁短租有很大的线上流量,这有赖于赶集的流量支持——此次途家与蚂蚁短租、58集团之间的交易能够达成,或许正是看中这一点。
意在“个人房源”?
早些年,途家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中高端度假租赁网站”——如此来看,58集团的流量未必对途家有精准性。但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途家看中蚂蚁短租的另一点在于,蚂蚁短租拥有的个人房东资源。
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以C2C为业务模型的Airbnb目前估值255亿美元引领行业,途家赖以起家的B2C模式则在估值上示弱。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变化,B2C模式在房源获取上已经有了很高的门槛。
某公寓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途家此前的拿房方式也颇为与众不同。例如:一家房地产商有200间房源需要托管,目前主流的方式是公寓企业拿到房源后开始销售,随后按实际租出数量,50间、100间或是200间从地产商处获取提成。
途家一般的做法则是,无论200间房源租出与否,均按托管数量及预期出租价格收取地产商托管费。该公寓行业人士坦言,“最初的时候因这个行业玩家少,房地产商没有太多选择空间。如今可以做房源托管的企业数量很多,途家的模式就没那么大的竞争优势了。同时入住率的保证也是个问题。”
据了解,因此,部分地产商交付途家托管的并非特别优质的房源:从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地产商给途家一笔广告费,做品牌推广。
而更激进的拿房方式也已经在业内出现。上述公寓行业人士介绍,“在某一新楼盘,某中高端度假租赁公司与地产商的合作模式是,直接买掉20%的房源,地产商承诺将余下的80%房源交由这家公司托管。”
买断20%房源,再加上装修需要极高的资金,如果想将这类拿房方式规模化,必须要有大量的流量支撑。这是一个稍显极端的案例。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要拿房并且经营下去,可能就需要付出类似或更高的代价。所以,无论从途家B2C业务现状,还是资本市场对C2C模式的认可度来看,开拓C2C产品线对途家而言都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据接近途家人士透露,途家自己也做了将近一年的C2C业务。但这项业务本身签约房源需要时间、品控也很有难度,所以途家并未做出足够好的业绩。
综合来看,蚂蚁短租在这个时间点出售,给予了途家一次以股份换流量、换房源的机会,途家想借机一搏也不足为奇。而蚂蚁短租本身团队体量较小,途家控股蚂蚁短租之后,蚂蚁短租CEO申志强将直接向罗军汇报。
文章来源:格美酒店集团官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格美酒店集团官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