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粽子大王”冲刺港股,能讲好资本故事吗?

“粽子大王”冲刺港股,能讲好资本故事吗?

2025.10.09 10:00

文章来源:红餐网

摘要:

粽子大王,冲刺港股!

粽子大王,冲刺港股!

近日,五芳斋(603237.SH)发布公告称,为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构建多元化资本平台,董事会同意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据悉,五芳斋是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素有“粽子大王”的称号,其粽子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另外,早在2022年8月,五芳斋就已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粽子第一股”。在A股上市3年后,如今又要去港股二次上市,这家百年老字号,到底图什么?

“粽子第一股”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

五芳斋为什么要二次赴港上市?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与港股市场的灵活性,国际化属性以及政策红利有着重要关系。

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强。企业在港股上市,也意味着国际公信力背书得到强化,有助于触达国际投资者群体,同时也有助于拓展海外业务版图,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进而为自身的全球化战略铺路。

再者,港股的融资渠道灵活,能满足企业的不同发展需求。除了IPO 融资,还提供配售、供股、公开发售、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同时港股再融资制度的程序也较为简便,灵活性强。在其他市场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更好地进行业务扩张、把握发展机遇。

换句话说,五芳斋转战港股二次上市,既是为了筹钱,同时也是在外海外市场布局打基础。

不过,再往深一层来看,这或许也与五芳斋本身的增长乏力密切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五芳斋品牌始创于1921年。民国时,浙江兰溪人张锦泉开了首家五芳斋粽子店,几年后两位嘉兴人冯昌年、朱庆堂又分别开了两家五芳斋。1956年公私合营,三家五芳斋和另一家香味斋合为一家,正式统一了五芳斋品牌。

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五芳斋不断拓宽业务边界,形成集粽子、月饼、汤圆、糕点、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食品为一体的产品群,还登上了资本市场。

△图片来源:五芳斋小红书

不过,上市后,有了资本的加持,公司的业绩却并未水涨船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五芳斋的营收、净利润双降。该年实现净利润为1.42亿元,与2020年持平;营收达22.51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营收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受粽子业务拖累,该年五芳斋的核心产品粽子系列营收同比下降18.64%至15.79亿,比2023年少卖了1.14万吨粽子。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虽有所改善,但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8成的粽子系列虽有增长,但贡献的增量有限,从13.26亿元增长至13.31亿元。月饼系列营收虽大增8成,但体量较小。公司整体营收也仅微增0.66%,但是净利润同降16.70%。

五芳斋的股价表现也不甚理想,上市3年后,市值已有所缩水。截至9月30日收盘,五芳斋股价为17.51元,市值为34.52亿元,市值相比上市首日的49.79亿元缩减约三成。

△图片来源:雪球网

所以,五芳斋早就有筹划布局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增量。

五芳斋总经理马建忠在接受外界采访时曾表示,2024年,五芳斋将“走出国门”定为新的业务战略。在2025年半年报中,五芳斋也直言,公司的国际化布局持续提速,韩国、阿联酋、泰国等新市场已经成功开拓,非粽类产品出口资质也已获批。

不过,就目前来看,五芳斋在海外市场的积累并不算深厚。今年上半年,五芳斋来自境外的收入为627.12万元,同比下跌22.06%,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仅为0.4%。

而选择赴港上市,无疑有助于其出海战略的进一步强化。一方面,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募资,可以为五芳斋的海外业务发展引入资金活水。同时,港交所的国际化属性,也能助力五芳斋打造境外资本平台,提升自身在国际的品牌价值,为其走向海外市场带来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餐饮供应链指南不完全统计后发现,今年以来,已经有海天味业、安井食品、吉宏股份等成功实现了“A+H”股双重上市。另外,天味食品、牧原股份等A股上市企业,也在港股门前排队IPO。

百年老字号谋变

事实上,除赴港上市之外,五芳斋这家百年老字号,近些年可算是大动作频频。

比如,在产品层面,顺应健康趋势以及消费者追求轻负担生活方式的需求,五芳斋发力了更新鲜的短保产品、有机系列产品。从近半年的研发走向来看,新鲜、健康是五芳斋的重要发力点。

五芳斋自己也说了,今年上半年,公司针对真空系列推出短保真空粽,响应消费需求变化,锁鲜粽、短保真空粽实现了显著增长。

另外,五芳斋还推出了「传世臻粽」有机粽系列。按照品牌官方说法,该系列产品95%的食材都经过有机认证,选用东北黑土有机糯米、野生黑松露等天然食材;而在非粽品类中,烘焙板块也是以“米、药食同源”为核心开发差异化产品。

由于公司的核心产品粽子是传统节令食品,不如日常消费品的销售时间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销售高峰在二季度。所以,为构建覆盖全消费场景的产品矩阵,五芳斋也发力了非粽品类。其在2024年发布的投资者记录表显示,2024年,公司继续围绕中式烘焙和速冻米面制品两大类产品,发展第二产品增长曲线。

△图片来源:五芳斋小红书账号

去年年报中,五芳斋还提出,会做好多品类多价格带布局,促进蛋品、烘焙等非粽品类销售增量。

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目前,五芳斋的粽子、月饼、青团、汤圆等节令食品,可在端午、中秋、清明、春节等节令售卖。烧卖、馄饨等速冻食品,可应用于早餐场景。素肉、腊肠等休闲卤味食品,半熟预制菜、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则可以日常销售。

尽管产品已经覆盖了四季消费,但目前来看,餐食、蛋制品等品类,在总营收的占比相对有限。今年上半年,除粽子外的三大产品类别,合计实现营收仅2.25亿元,不足粽子业务营收的2成。

△图片来源:五芳斋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渠道方面,五芳斋对会员制商超、直播、生鲜电商等渠道加大了布局。上半年,其电商渠道、商超渠道收入分别同增6.64%、8.59%。

依据品牌说法,上半年,五芳斋深化与盒马、开市客、山姆等会员制商超的合作,驱动直营KA增长。另外,也借力抖音“与辉同行”直播间合作,同时叮咚买菜、小象超市等渠道则带动分销新业务增长。

可以说,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拓宽销售渠道,五芳斋营收方面取得了一定增长,但目前来看,成效还不太显著。

结 语

作为百年老企,如何突破增长天花板,已成为五芳斋必须面临的现实难题。

而冲刺港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若有资本加持,品牌能拓宽融资渠道,为国际化战略注入动力;不过其在海外市场根基尚浅,同时在月饼、速冻食品等其他细分领域的竞争力还有待强化。

未来,五芳斋能否以港股上市为契机,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开辟出更大天地,餐饮供应链指南将持续关注。

作者:杨雯;编辑:景雪;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