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14:00
从海底捞到喜家德,持续赚钱的餐企都做对了什么?
文章来源:红餐网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者得天下。
本文为民食之本战略咨询联合创始人、喜家德品牌商学院原院长曾虎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的演讲实录,红餐网整编发布。
经济学大师科斯有一个著名的科斯定理,他说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内部交易成本包括财务成本、产出成本、沟通成本等等,会超过外部交易成本,这时企业就停止扩张了。
为什么一些大品牌能够一直扩张、发展、不断迭代?比如说海底捞。因为它内部的交易成本不高,有足够的组织利益支撑。我今天想讲的内容就跟组织有关,如何通过“五制合一”打造人才供应链和可持续赚钱的组织体系。
“五制”是文化机制、选人机制、师徒机制、赛马机制、合伙机制,分别对应着“五心”:起心动念、识人之心、育人之心、精进之心和利他之心。
这跟经典的组织能量铁三角契合上了。组织能量的迸发,有组织文化、组织能力、组织治理三大方向。组织文化就是让所有人想到一起,组织能力是所有人的能力成长到一起,组织治理就是在组织内部实现内驱,做到一起。再加上选人和筛人的机制,就构成了我接下来要讲的主要内容。
△民食之本战略咨询联合创始人、喜家德品牌商学院原院长曾虎
文化制度是企业的根基
首先是“起心动念” ,也就是文化机制。各位餐饮老板们,我们首要研究的是企业文化,只有把文化定下来,才能改变一群人的思维和行为——知道什么该想、什么该说、什么该做。
文化就像土壤,没有好土壤,怎么可能长出参天大树?又怎能培育出一片森林?真正的企业家,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搭班子,如何建组织,如何支撑企业扩张的速度。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企业文化梳理清楚。
什么是企业文化?喜家德水饺创始人高德福总结的一句话特别精辟:“所有人都这么想、都这么说、都这么做。”
我们来看企业文化的体系。品牌要想发展,需要依靠系统机制、人才发展和经营模式这三根支柱,共同支撑。品牌能做到多高、多强、多大,取决于这三根支柱有多粗、多壮。而这三根支柱就扎在企业文化这个地基里。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呢?这三句请各位记住,并经常用来问一问自己:你有没有告诉组织里的每一位伙伴,他们为什么要跟着你干?你要带他们去向哪里?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一直把“钱”放在最前面?如果只谈钱,组织容易变成一盘散沙。真正要思考的是:我为什么干这件事?这群人要和我走向哪里?我能带给他们什么?以及,这群人身上究竟有什么特质值得去发掘?
选人必须舍得下成本
挖掘人的特质是为了第二个机制,识人与选人。怎样才能选对人?其实就是依据我们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找到那些能与你共同走向未来、实现愿景与使命的人所应具备的共同特质。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对的人。
老板们很容易在选人的时候走入误区。大部分人刚开始做餐饮时,会认为人力成本是最大的可变成本,总想着去控制、去压低,其实大错特错。因为做餐饮最关键的就是构建人才供应链,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批最初跟你走在一起的班子、店员。
你想想,用3000元招的服务员,和5000元招的,能一样吗?用6000元请的店长,和8000元甚至1万元请的店长,能力会相同吗?一个敢拿1万元工资的店长,和只拿5000元的店长,对自己的信心都不同。
各位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一个店长多花三五万,能帮你撑起一家一百多万的店,避免亏损、倒闭,这笔钱相比整体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很多店恰恰死在这“舍不得”上。
具体怎么做?还是要以企业文化和战略目标为依据,梳理出每个岗位所需的价值观和特质。这就好比育苗,文化是土壤,没有好土壤,从外面挖来的人也活不下来。很多高管空降失败,就是因为水土不服。我自己也试过,差点被“弄死”。必须先把土壤改良好,才能找到适合的“苗子”,苗子才能扎根生长。
那“现场经营一把手”的画像是什么样的?他们右手抓经营,左手抓管理,脑中还要有财务和数据概念,还要懂什么是软性管理、什么是硬性管理,会沟通,能找到所有伙伴之间的共识,这样的店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
“现场的一把手们”不能只坐在办公室,各位创始人也是一样,多向南城香的汪总学习,把我们的组织变成“经典型组织”,尽量减少内部交易成本,把实实在在的资源和投资放到运营一线上,放到“能听见炮火的地方”。
贯彻师徒制,组建商学院
选好了人,人来了也不一定能立马上手,你必须去培养、去栽培,这就是育人机制。而育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师徒制。一个新人来了,怎么融入、怎么上手、怎么传承,都靠师徒制。好苗子需要持续施肥才能长大。
今天我还和一位老师交流说,感觉现代社会把很多老祖宗的传统丢失了,比如“尊师重教”。过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在是教会徒弟就饿死师傅。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带徒弟?因为社会变了,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尊师重教了。所以,我们必须从价值观层面扭转,明确告诉员工,要帮助伙伴成长,要和伙伴一起成长。如果不把“尊师重教”写进企业文化,师徒制就落不了地。
老师傅不愿意带徒弟,往往是因为带徒弟和收入不直接挂钩。所以我们要设置短期激励。只要在3个月、6个月内培养出了相应的人才,就能获得即时奖励,而且不是两三百块那种象征性的奖励,而是要超出他的预期。很多餐饮老板觉得介绍一个人给200元,培养一个人给500元就挺多了,但你算一下,一个真的能在未来跟你走下去、甚至成为合伙人的好苗子,他值多少钱?算一下就知道,这笔短期的投资非常必要。
长期激励更要让徒弟的发展反哺师傅。海底捞为什么市值那么高,开几百家直营店?喜家德为什么能做到800多家直营店?是因为它们有师徒机制,只要徒弟开店了,就给师傅返点,甚至徒孙店还能再分。这就形成了连带关系,或者说反哺机制。没有这种机制,谁愿意用心培养人?没人愿意的话品牌又怎么可能持续扩张?
除了师徒制,还要搭建自己的商学院体系。我跟喜家德的高总一起创建了喜家德水饺大学,我是原始校长。为什么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死了,根本原因是“快而不稳”。真正的品牌跃升是“慢就是快”。组织力推进一步,企业才能扩张一步。2011年,高总拿出自己三分之二积蓄投资水饺大学,才有了后来的800多家直营店。
各位老板如果想要把企业做大、做强,一定要先想清楚钱该花在哪里。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商学院。优秀的餐饮品牌必然重视人才供应链的建设。没有人才的积累,企业不可能长远发展。
赛马机制帮助筛选管理人才
第四点叫精进之心,也就是赛马机制。当你培养的“苗子”成长起来后,总会有些人长歪了,变成“歪瓜裂枣”,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除草”——也就是淘汰机制和筛选机制。
餐饮不是靠一个人打天下,而在于找到一群比你更优秀、能够单枪匹马开疆辟土的人才。没有“赛马机制”,你就找不到这种人,企业也发展不了。包括找加盟商也是一样。我们找加盟商目的不是为了赚加盟费,而是寻找能共同开拓市场的“将军”,所以才要筛选。记住,不是谁都能放进来加盟,各位要耐住寂寞、守住底线。慢,才是真正的快。
赛马机制具体怎么样运行?我们过去会把营业额环比增长率作为参考指标。因为大店有大店的增长,小店有小店的增长,每个店长参考基数是不一样的,但增长率能反映店长的真实运营能力。我们把这些指标量化成分数,再加上监察稽核,形成一套考核机制。
监察稽核部很重要。我之前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只有督导部,没有监察稽核部,但后者是企业的灯塔,是品牌的锦衣卫。要想发现问题,就要把眼睛下放到真正的运营当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明访、暗访、第三方巡查等等,各种分数打在一起,变成一个考核系数。另外,还可以设置加减分项,比如培养人才加多少分,人员流失减多少分。
说白了,赛马机制就是一套绩效考核机制,关键指标由你来定。包括开店也可以用这个指标来定,比如规定所有门店里只有绩效前20%是A类门店,一个店长只有在两家门店达到A等级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开新店。区域经理的评估也一样,将所有门店的加权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再进一步去匹配资源。
人心时代到来,要让打工者也有机会当老板
人筛选出来之后,怎么分配利益?怎么让这些人成为你真正的伙伴?这时就要考虑合伙机制了,也就是利他之心。
很多老板一说到分钱就不乐意了,而且有的时候不是不愿意分,而是乱分,乱分不如不分。很多优秀高管怎么离开的?就是因为分配不公,心寒了,所以才要找下家。分钱是一门学问,我在这一行长时间积累出来一个体系,叫做“35820”,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过去对组织的理解是这样的,基层员工是沙土,能建一个小平房,中层管理是水泥,可以建一个小高楼,高层管理是钢筋,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可以建成高楼。组织确实是这样,不管基层、中层、高层,所有员工要有效整合在一起,才能成为高楼。
但传统上对组织的理解误区在于,把组织管理看作是一种填鸭式、自上而下的模式,由顶层一级一级往下管理。这在以前行得通。但现在,人心时代已经取代了人口红利时代,我们在管理95后甚至00后的团队时,就要换一种方式,形成由下至上的自生长裂变系统。
每个人都想当老板,想当“王”,但挤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条“虫”。企业如果想激活所有人的内驱力,就需要激发这一点欲望,为他们打造一个可以成为“王”的平台。这在AI热的当下更加重要。未来,AI意味着去中心化,个体崛起,企业更加需要重视每个人才的未来发展。
“35820”本质上是一套合伙人机制,核心在于把人的内需激活,让打工者也能变成老板。具体怎么操作?“店管理组”开第一家店的时候给他干股分红3%,变成小区域经理后升到5%,成长为大区域经理再给到8-20%。过程中,风险制度也慢慢从企业兜底变成风险共担。当你分别持有5家店的20%股份时,不就相当于拥有单独的一家店了吗?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自生长裂变系统。
结 语
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内容:
第一,文化机制。核心是上下同欲,思想统一,培养出一个同心、同力、同向,真正有战斗力的团队。
第二,选人机制。关键在于优选种子,因材施教。就像我之前举的例子,3000元和5000元招来的服务员能一样吗?绝对不一样。
第三,育人机制,重点是复制人才,组织裂变。包括如何让师傅有信心、有动力带徒弟,如何在我们企业的土壤里培育出“尊师重教”的文化?
第四,赛马机制,优中选优,优胜劣汰。只有不停淘汰不合格的,才能筛选出那些能为你开疆拓土的将军,企业才有未来。
第五,激励机制,核心是成就人才,激发动能。你只有帮助更多人成功,才能激活整个组织的活力。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