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6:01
以文艺情怀突围红海——“许小树”麻辣烫创始人许雅君的差异化创业之路
文章来源:餐饮查
2017年餐饮行业迎来剧烈洗牌,新兴品牌层出不穷,跨界创业者纷纷入局。在商业地产步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具备独特调性的新锐品牌成为购物中心争相引入的对象,差异化竞争成为破局关键。
2017年是餐饮行业剧烈洗牌的一年,各类创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业者纷纷投身餐饮赛道。随着商业地产迈入“存量时代”,拥有鲜明个性与差异化特质的新锐品牌,逐渐成为购物中心争相引入的焦点。如何把握市场窗口期,拓展发展空间,并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如何实现高效复制、持续创造价值,成为新兴品牌亟需思考的核心命题……
时光回溯至九年前,一种源自街头巷尾的小吃——麻辣烫,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彼时,在天津利民道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悄然开张了一家名为“许小树”的小店。店主许雅君,一位土生土长的天津姑娘,将自己对文艺生活的向往融入这间不足30平米的空间,打造出宛如咖啡馆般的用餐环境,颠覆了人们对麻辣烫“脏乱差”的固有印象。短短数年间,“许小树”从街边摊走进写字楼、进驻高端商场,完成公司化运营,从天津走向全国,成为顾客甘愿排队两小时也要打卡的热门餐饮品牌,如今估值已达5000万元。然而,“许小树”的成长轨迹,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与深刻……

多年沉淀 布局高端商场并非偶然
“‘许小树’其实是我早年用的QQ昵称,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就直接拿来当店名了。小树象征希望,也寓意品牌始终在成长,充满生命力。”初次见面,许雅君笑着对笔者说:“叫我小树就好。”从天津街边小店起步,到入驻津汇广场,再到进军北京核心商圈,“许小树”作为麻辣烫品牌,成功进驻众多餐饮品牌难以企及的高端购物中心。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产品理念,它都展现出与传统麻辣烫截然不同的气质,这绝非仅靠运气所能实现。
最初,“许小树”只是一家不到30平米的街边铺子。许雅君和其他小餐饮店主一样,每天清晨去菜市场采购食材,为多卖出几份麻辣烫而精打细算。经营到第三年,她迎来关键转折——将门店开进写字楼。这一次,她按照自己的审美,将餐厅打造成马里奥主题风格,员工也穿上超级玛丽的服装。
开业不久,《China Daily》的报道让这家风格独特的麻辣烫店迅速走红,引发多家媒体关注,并吸引了当时津汇广场(现天津和平大悦城)的主动邀约。“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被认可了,也开始真正思考‘品牌’这件事。”许雅君回忆道。众所周知,购物中心租金高昂,麻辣烫这类快餐通常难以立足。她坦言,当初入驻津汇广场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却远超预期。
此后,许雅君加速布局天津高端商业体。短短几年内,“许小树”相继入驻天津大悦城、爱琴海购物公园、银河国际购物中心等12家商场,坚持“一店一色”的差异化装修策略,在本地市场迅速扩张。2015年,她正式成立餐饮公司,组建以80后为核心的团队,推动品牌走向标准化运营——从食材供应链到员工培训,全面实现专业化管理。
随着消费升级,“体验经济”成为餐饮行业的新趋势。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更看重环境氛围、文化调性与整体用餐体验。而“许小树”将接地气的麻辣烫带入精致商场,恰好契合了这一转变,也成为其在高端商圈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进军北京 “许小树”迈入2.0时代
2016年,“许小树”正式走出天津,进军北京市场。截至目前,北京已开业五家门店,另有三家正在筹备中,覆盖新中关、食宝街、西单大悦城、国贸三期及华贸中心等核心商圈。宜家荟聚、长楹天街与五彩城的新店也在紧锣密鼓装修中。这标志着“许小树”正式迈入品牌升级的2.0阶段。
谈及京津两地的差异,许雅君感触颇深。天津消费者口味相对统一,偏爱麻酱风味,因此当地门店采用清汤底搭配秘制麻酱,简单却令人满足。而北京汇聚全国食客,口味多元,单一汤底难以满足需求。为此,北京门店创新推出多种汤底:麻辣、番茄、泡椒、咖喱等,以汤为核心,丰富味型选择。
她强调,标准化是规模化运营的基础——从设备配置、原料采购到制作流程,均需建立统一标准,并依托专业供应链实现高效配送。在北京门店,产品线被精简为“麻辣烫+饮品+酸辣粉+一款主食”,既降低人力成本,又保障出品稳定性。
此外,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共锅烫煮”卫生隐患(食材混煮易产生嘌呤等不健康物质),“许小树”在北京全面推行“单锅煮”模式——每份麻辣烫使用独立锅具烹煮。“效率确实降低近一半,但为了健康与品质,这种牺牲是值得的。我希望成为行业引领者,哪怕步子慢一点。”许雅君语气坚定。

是“网红”还是“长红”?
当下,不少餐厅渴望成为“网红”,却又对“网红速朽”现象嗤之以鼻。这种矛盾背后,折射出行业的浮躁心态——忽视餐饮本质,轻视产品与服务。谈及“网红”标签,许雅君显得颇为复杂。
“最早是员工告诉我‘咱们成网红了’,后来顾客也这么说。但其实我不擅长刻意吸引眼球,更关注员工和顾客的真实需求。”她坦言,“我不认为自己是网红,如果算,那也是九年前的事了。如今在天津,我们正面临瓶颈——业绩持续下滑。”她分析原因:一是模仿者众多,同质化严重;二是门店形象老化,亟需焕新;三是外卖冲击。“我原本不主张做麻辣烫外卖,因品类特性与定价偏高,但为守住市场份额,还是不得不重新布局。”
在天津,“许小树”人均消费约40元,北京因成本更高,价格略涨。这是否会削弱竞争力?“不会。”许雅君回应道,“我们坚持选用高品质食材,与蜀海供应链合作——也就是海底捞的供应商,所有蔬菜均符合严格检测标准。贵有贵的道理,品质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作为管理者,她清楚“网红”自带流量,但更希望顾客关注产品本身。“我们想传递的是:食材好、工艺精、体验佳。无论‘网红’是褒是贬,我们都坦然接受。”面对“与其他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牌有何不同”的尖锐提问,她从容作答:
“网红与实力并不矛盾。很多网红品牌从互联网切入餐饮,而我是从餐饮一线成长起来的——17岁就在麦当劳工作,干了七年,之后一直深耕餐饮业。我们从未主动炒作,一切是自然发生的消费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从2009年至今八年,能在激烈竞争中活下来,本身就不容易。”许雅君笑着说。

获资本加持 未来剑指南方市场
近期,“许小树”已成功获得一轮融资,具体金额暂未披露。“这是令人欣喜的进展,而且合作方是我们非常认可的资本。”许雅君透露。未来,她希望将“许小树”打造为麻辣烫领域的“独角兽”。为严控品质,品牌已暂停加盟,全面转向直营模式,并主动放缓扩张节奏。“品牌信誉远比门店数量重要。”她强调。
谈及未来规划,她表示当前重心在北京,计划3至5年内开设20-30家直营店,夯实北方市场后,再向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拓展。团队正为此积极筹备。作为一位典型的80后文艺女性,许雅君热爱茶道、痴迷电子产品,也向往旅行与慢生活。
尽管怀揣文艺梦想,她却格外务实。“现阶段的理想已实现,接下来要扛起更多责任。但我其实很容易满足——梦想很简单:拥有一座大房子,种满花草,每日写字喝茶,与挚友相伴,慢慢变老。人生不必永远奔跑,但此刻,我会继续全力以赴,把‘许小树’做得更好。”许雅君说。
文章来源:餐饮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餐饮查,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