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3:02
9月现制茶饮市场动态:新增门店4983家,关闭2641家
文章来源:红餐网
9月新茶饮开店重心持续向低线城市倾斜,下沉市场新开门店数量显著高于一线城市。
9月新茶饮开店重心持续向低线城市倾斜,下沉市场新开门店数量显著高于一线城市。
2025年9月,新茶饮行业步入秋季调整阶段,整体拓店节奏趋于平稳。据壹览商业对26个连锁品牌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品牌当前门店总数达13.36万家,当月新开门店4983家、关闭2641家,实现净增2342家,虽环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维持正增长态势。

从规模来看,蜜雪冰城继续领跑行业。9月其新开1846家门店,关店1365家,净增481家,总门店数已突破4.4万家,月度增长率约为1.09%。古茗紧随其后,新增649家、关闭142家,净增507家,月增长率达4%,成为当月净增速度最快的头部品牌。茶百道与沪上阿姨分别净增266家和233家,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稳健扩张策略。
结构层面,中腰部品牌复苏迹象明显。1点点净增190家,环比增幅达4.87%,反映出加盟端信心逐步恢复;甜啦啦与益禾堂均实现约50家的净增长,保持低速但稳定的扩张步伐。与此同时,喜茶与奈雪的茶仍在主动优化门店网络,9月分别净减少24家与6家。
柠檬向右、茉莉奶白及爷爷不泡茶成为9月净增长率最高的三个品牌。其中,柠檬向右净增22家,环比增长7.75%;茉莉奶白与爷爷不泡茶则分别实现6.96%与6.27%的增长,凭借轻资产运营与高复购率的加盟模式,在旺季结束后仍保持较强发展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两极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部分传统连锁品牌进入明显收缩期,7分甜与雅克雅思跌幅居前。7分甜9月新开24家、关闭47家,净减23家,环比下降3.59%;雅克雅思表现更为疲软,仅新开5家、关店12家,净减7家,环比降幅达4.38%,为全行业最低。
总体来看,9月新茶饮市场在消费旺季退潮后仍保持稳健扩张。行业正由粗放式增长转向结构性优化,“如何平稳度过淡季”已成为品牌穿越周期的关键考验。

从区域布局看,2025年9月新茶饮品牌的开店重心依然聚焦于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壹览商业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开门店占比不足10%,而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了超六成的新增门店。这一格局既延续了近年来下沉市场的主旋律,也体现了品牌在高线城市趋于饱和后的理性回调。
蜜雪冰城与古茗仍是推动下沉市场扩张的主力,但更多品牌开始在不同层级城市间寻求平衡。例如,霸王茶姬与益禾堂9月在新一线城市分别新增约17家与18家门店,同时在二三线城市同步推进布局,展现出区域渗透的均衡思路。沪上阿姨则在新一线与三线城市分别新开39家与42家,持续推进其“全国化”战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区域。
在中腰部品牌中,1点点与CoCo都可的区域策略出现明显差异。1点点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扩张最为迅速,分别新增41家与49家,主要瞄准消费能力稳定、租金结构合理的城市带;而CoCo都可则在四线及以下城市净增46家,加速向低线市场渗透。类似地,兵立王、吾饮良品等小型连锁虽单月增量有限,但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占比持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开店数量已连续数月处于低位。多数品牌在北上广深的新店数量仅为个位数,茶话弄、悸动烧仙草、一只酸奶牛等多个品牌9月未在一线城市开设新店。快乐番薯与7分甜甚至呈现收缩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一线城市租金与人力成本持续高企,核心商圈趋于饱和,消费者偏好多元且线下流量转化成本较高;此外,线上外卖与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线下新增门店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9月新茶饮的区域布局呈现出“下沉稳健、一线克制、结构优化”的特征。品牌正从盲目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头部企业强化区域密度,中腰部品牌聚焦盈利模型,新兴品牌则积极抢占低线市场窗口期。行业已逐步迈入“比拼结构质量”的新阶段。

从9月的门店选址特征来看,新茶饮品牌正加快场景化布局步伐。数据显示,校园与购物中心成为两大核心增长场景。茶百道当月新增116家校园门店,位居行业首位;古茗与蜜雪冰城紧随其后,分别新开50家与52家校园店,凸显其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高度重视。
购物中心亦是另一条重要扩张路径。古茗在商场新增93家门店,蜜雪冰城新增85家,爷爷不泡茶与1点点分别新增69家。相比街边店,商场门店具备更高的客单价与更强的品牌曝光度,已成为品牌提升形象与坪效的关键载体。
交通枢纽场景亦悄然升温。蜜雪冰城、爷爷不泡茶、茶雪的茶等品牌纷纷进驻地铁站、高铁站等高人流区域,以满足通勤人群的即时消费需求。茉莉奶白、林里手打柠檬茶等品牌则通过“校园+商场”双线布局,在年轻圈层中实现高频触达。
与此同时,部分传统连锁品牌选择审慎调整策略。奈雪与喜茶继续在高租金商圈缩减门店,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茶颜悦色、茶话弄等品牌的校园门店出现小幅净减少,反映出其在异地扩张过程中仍面临成本控制与品牌认知度的双重挑战。
整体而言,新茶饮的拓店逻辑正从“地理覆盖”转向“场景深耕”。购物中心、校园及交通枢纽已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而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心智连接,正日益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核心要素。
本文转载自茶咖观察;作者:李彦;编辑:木鱼。
文章来源:红餐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