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07:00
廖排骨品牌传奇:一家族企业的崛起征程
文章来源:餐饮查
在餐饮行业中,能被冠以“老字号”称号的品牌背后,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要深入讲述的,正是拥有国家专利、荣膺中华老字号美誉的廖排骨品牌,其从家庭作坊走向全国连锁的非凡之路。
在餐饮行业中,能被冠以“老字号”称号的品牌背后,往往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要深入讲述的,正是拥有国家专利、荣膺中华老字号美誉的廖排骨品牌,其从家庭作坊走向全国连锁的非凡之路。

1981年,廖开太离开原单位后,凭借祖传的一纸秘方和一坛老卤,在绵阳南街开设了一家小型卤味铺,取名“廖排骨”。凭借选材讲究、风味独特,廖排骨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受限于传统作坊模式,始终难以突破规模瓶颈。面对这一困境,廖开太的儿子廖洪贵与其兄廖洪富提出发展连锁经营的大胆构想。起初,父亲顾虑重重——担心祖传配方外泄、品质难以统一。经过反复沟通与权衡,廖开太最终同意让两个儿子尝试。
1989年7月,廖氏兄弟在绵阳长兴街成功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分店,标志着廖排骨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此后,连锁扩张势如破竹,短短几年内,绵阳市内陆续开出8家直营门店,牢牢占据本地市场。进入1991年后,廖排骨开始向省内其他城市拓展,先后在新都、内江、江油、广元等地布局10家门店,成功打开二级市场。
完成省内初步布局后,廖氏兄弟将目光投向四川核心城市——成都。2000年3月28日,廖排骨成都总店在正通顺街盛大开业。当日顾客排起近50米长队,单日售出排骨超2000斤,销量远超绵阳单店水平。火爆场面令廖家兄弟始料未及,也恰逢连锁加盟模式在国内兴起。为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覆盖率,他们再次向父亲提议开放加盟。不出所料,廖开太因担忧核心技术泄露而坚决反对。
廖排骨的独特之处在于摒弃传统酱油与人工色素,采用独创的炒糖上色工艺,并坚持纯天然手工制作,绝不添加化学成分。若要推行加盟,就必须完整传授卤制技术以保障产品一致性;但核心技术又属家族机密,二者看似矛盾。为破解难题,廖氏兄弟一边耐心劝说父亲,一边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技术标准化研发。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成功将卤制流程实现数据化、标准化,将菜谱中模糊的“少许”“适量”等表述精确到“克”,并整理成规范文本。同时,为保护核心配方,他们将卤料制成复合粉末状,并邀请十余位中医专家与药剂师评估其不可逆解性。在确认配方无法被轻易破解后,廖开太终于点头同意开展加盟业务。
2001年3月,廖排骨启动成都加盟计划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同年5月,首家加盟店在玉林小区顺利开业,加盟热潮迅速升温。至2001年底,已在成都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完成35家门店布局。在总部支持下,各加盟店业绩喜人,加盟商普遍盈利丰厚,总部亦从中获益良多。
为维护品牌形象与加盟商长期利益,廖氏兄弟自2002年起主动暂停成都市场加盟,转而深耕省外市场,稳步进军重庆、山东、河南等地。待外围市场稳固后,于2004年6月重启成都加盟,仅三个月便新增26家门店。如今,成都地区近70家加盟商中,约80%—90%已实现百万资产积累,即便经营稍逊者,亦拥有数十万元资产。
对一个家族企业而言,这样的成就已属难得,但廖氏兄弟并未止步。他们设定了更宏大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全国加盟店突破400家;到2013年,门店数量达500余家。展望未来,廖排骨(集团)公司计划将加盟网络覆盖全国,力争在每一个县级以上城市都开设一家廖排骨门店。
关于品牌 · ABOUT >>(点击访问品牌链接)-
-
- 【廖排骨熟食】
文章来源:餐饮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餐饮查,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