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19:01
便宜坊烤鸭为何声名远扬?揭秘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品牌传奇
文章来源:餐饮查
便宜坊烤鸭为何如此出名?提到北京,人们自然联想到烤鸭;而说到烤鸭,便宜坊烤鸭必定榜上有名!作为北京烤鸭两大流派之一,“焖炉烤鸭”技艺独树一帜。店名本意为“方便宜人,物有所值”,并非仅指价格低廉。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临用餐,并赋予新解——“便利人民,宜室宜家”,自此成为品牌核心理念。如此高人气的烤鸭品牌,背后自然蕴藏着值得讲述的深厚故事。
便宜坊烤鸭为何声名远扬?一到北京,人们总会想到烤鸭;而提及烤鸭,便宜坊烤鸭几乎无人不晓!作为北京烤鸭两大流派之一,便宜坊以“焖炉烤鸭”闻名于世。其店名寓意“方便宜人,物有所值”,并非单纯强调价格低廉。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亲临店内用餐,并对店名作出全新诠释——“便利人民,宜室宜家”,这一理念也由此成为便宜坊的经营宗旨。如此具有影响力的烤鸭品牌,其背后自然隐藏着一段不可不知的品牌传奇,一起来了解吧!
焖炉烤制技艺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商代便已出现一种名为“坩锅”的器皿,可视为“焖炉”的早期形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南宋时期已有“焖炉烤鸭”的做法。元代典籍《饮膳正要》中亦详细描述了“焖炉烤鸭”的制作工艺。

所谓“焖炉”,《营造法式》中有明确解释:以特制耐火砖直接在地面砌筑炉体,体积约一立方米。焖烤前,先将秫秸等燃料置入炉内点燃,使炉膛升温至适当温度后熄火,再将鸭坯置于炉中铁罩上,关闭炉门,以暗火慢烤。成鸭色泽枣红,外皮酥脆油亮,肉质洁白细嫩,风味鲜美。因全程“无明火”,不仅卫生洁净,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到便宜坊用餐,首先得把店名念对,切勿读作“piányi坊”,否则老食客听了恐怕会投来不屑一瞥;必须字正腔圆地喊出“biànyí坊”,才算真正懂得这家老字号的渊源。
便宜坊创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最初在米市胡同开业,主营焖炉烤鸭,亦称“南炉鸭”。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烤鸭逐渐成为宫廷御膳,每年元宵节更是宫中必备佳肴。万历年间太监刘若迂所著《明宫史·饮食好尚》中已有烤鸭记载,足见当时烤鸭已成为京城代表性风味。
公元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时任兵部员外郎、居于宣武门外达智桥的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因在朝堂上激烈弹劾权臣严嵩,反遭诬陷。退朝后心情郁结、饥肠辘辘,缓步来到菜市口米市胡同。
忽闻阵阵香气扑鼻,见一小店门庭若市,遂推门而入。店内虽不大,却整洁雅致,宾客盈门。他择座点鸭,佐以酒菜,大快朵颐,心中烦忧顿消。有认出他身份者,知其乃忠直之臣,连忙告知店主。
店主亲自为其上菜斟酒,神情钦佩,二人随即攀谈。杨继盛得知此店名为便宜坊,又感其待客诚挚,不禁感叹:“此店真乃方便宜人,物超所值!”随即高呼:“取笔墨来!”文房四宝迅速备齐,他挥毫写下“便宜坊”三字,众人齐声喝彩。此后,杨继盛常携同僚光顾,便宜坊由此声名鹊起。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一位王姓商人与米市胡同“老便宜坊”合资,在前门鲜鱼口开设新店,即今日鲜鱼口便宜坊烤鸭店的前身。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明朝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兵部武选员外郎。他居于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松筠庵”,常就近前往菜市口米市胡同的“便宜坊”品尝焖炉烤鸭,并为其题写匾额。
杨继盛性情刚直,嫉恶如仇,因上疏弹劾严嵩专权误国,反被构陷入狱。最终于北京刑场被害,年仅四十。行刑当日,百姓闻讯纷纷涌至西市送别,沿街人山人海,哭声震天,天色骤然阴沉。临刑之际,他神色从容,昂首挺胸,视死如归,并赋诗明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此诗传诵至今,感人至深。
是否被便宜坊烤鸭背后这段厚重而动人的品牌故事所打动?热爱烤鸭的你,或许未曾想到,一只烤鸭竟承载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愿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便宜坊烤鸭!
文章标签: 中餐店如何经营 关于品牌 · ABOUT >>(点击访问品牌链接)-
-
- 【便宜坊烤鸭】
文章来源:餐饮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餐饮查,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