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百科 / 运动品牌进入大库存时代 正在引发行业洗牌关键时刻

运动品牌进入大库存时代 正在引发行业洗牌关键时刻

2024.01.02 14:43

文章来源:全球代理网

摘要:

运动品牌进入大库存时代 正在引发行业洗牌关键时刻:2013年1月28日,李宁有限公司(2331.HK,下称李宁公司)发布股东特别大会通告,计划就公司公开发售本金额不少于18.478亿港元及不多

2013年1月28日,李宁有限公司(2331.HK,下称“李宁公司”)发布股东特别大会通告,计划就公司公开发售本金额不少于18.478亿港元及不多于18.686亿港元可换股证券等事宜进行表决。这也是继2012年1月19日TPG及GIC以7.5亿元可换股债券入股以来李宁公司第二次大额引资。

一个多月前,李宁公司刚刚宣布,董事会已批准了全面实施其变革计划扩展部分的“渠道复兴计划”,该计划预计,公司将以14亿~18亿元“重点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

而众多业内运动品牌上市公司的公告也表明,过去数年依赖店铺扩张导致库存巨大、相对忽视研发投入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国内体育品牌商,正进入行业“洗牌”的关键时刻。

整合先声

体育用品行业未来3~5年内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行业发展已然进入这一阶段。

早在2010年3月,随着各公司财报的陆续发布,《中国经营报》曾作出判断,根据品牌溢价能力强弱和营收规模的区划,国内的体育用品公司大致可分为“三个世界”:耐克中国、李宁公司、阿迪达斯中国和安踏公司(2020.HK)居于“第一集团”;中国动向(3818.HK)、特步控股(1368.HK)、361国际(1361.HK)和匹克公司(1968.HK)、鸿星尔克等属于“第二集团”;其他公司则为“第三集团”。(详见2010年3月29日《体育用品公司乱战分水岭,两集团分化趋势已现》)

到了2011年,体育用品行业的市场回调已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行为。各公司发布的2011年财报显示,“晋江系”体育用品公司库存均有25%以上的增幅,众多公司均对2012年的营收增长提出预警;李宁公司和中国动向销售额还分别出现同比-5.8%、-35.7%的下跌。 

文章来源:全球代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全球代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