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辣条产品标准通过评审,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辣条产品标准通过评审,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2024.01.13 17:51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摘要:

近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十四次主任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2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含修改单),其中包括《辣条》等1项食品产品标准。尽管最终名称和细节有待确认,但对于拥有500亿产值规模的“辣条”而言,国家标准的尽快落地实施则有助于减少因标准不同带来的生产和监管差异。

近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十四次主任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2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含修改单),其中包括《辣条》等1项食品产品标准。尽管最终名称和细节有待确认,但对于拥有500亿产值规模的“辣条”而言,国家标准的尽快落地实施则有助于减少因标准不同带来的生产和监管差异。

今年,因为食品生产参照的执行标准在异地存在分歧,辣条食品曾处在风口浪尖,包括卫龙、谢博士、小鹏食品、香铛铛、钟芹辉等品牌的多款“辣条”产品被检出不合格,面临下架和召回处罚,因而此次标准的进程问题备受行业关注。

小零食,大产值

曾几何时,5毛钱一袋的辣条还只是小卖部的特色食品之一,如今已拥有500亿产值规模,不可小觑。从小零食到大产值,辣条近几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对辣条而言,2014年是关键的一年。如果说这以前的辣条还只停留在中小学校周边的小摊贩间,那么这个时间节点之后的辣条渐渐走出国门,成了老外的心头好。

这一年,大家赫然发现,在国内当时只卖五毛、一块钱的辣条,在国外却卖出了“天价”。有人觉得自己每天吃着外国人花“天价”才能买的零食,显得自己很富有。这样的反差迅速被网友转化成段子和表情包——“吃根辣条压压惊”、“让我先吃根辣条冷静一下”等调侃一度成为当时的“网络流行语”。

2015年2月,一个名为“胖老外”的自媒体号上传了一则品尝中国零食的视频。这些零食包括了果丹皮、大白兔奶糖,以及辣条。当然,“胖老外”对辣条的反映颇具戏剧化——刚开始觉得辣条一股“味精味”,并听说这种零食“不健康”,但仅过了5秒这包辣条就让这个外国人赞不绝口。这段视频后来在B站上发酵,弹幕更是颇为壮观。

2016年,辣条在海外越来越火。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在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风(chī)俗(hē)习(wán)惯(lè)时,还提到了辣条。

片中对辣条的定义是“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受欢迎的小吃”,并指出,据估计,辣条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500亿元。

正当辣条走向世界的时候,一些生产厂家迅速走起高端路线。国内生产辣条的卫龙公司当时把网店打造的仿佛苹果官网一般。与此同时,价格也水涨船高——远不是此前的五毛一包。

南北格局形成,卫龙挑“创新”大旗

如今,辣条产业已经形成了“南湖南,北河南”的格局,仅河南省的辣条企业就曾一度达到4000家,但卫龙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卫龙在带领整个辣条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挑战创新。

今年,在推出大刀辣条等辣条新形态产品的同时,卫龙食品还将目光瞄向了整个零食行业,打造出豆干、臭豆腐、鸡蛋干、香肠等一系列零食。威龙食品甚至还跟随行业潮流,推出了“土”到终极就是“潮”的“土酷零食包”,包含猪肉脯、海带、小麻花、魔芋爽等十款麻辣零食,让爱辣的消费者一次性吃个够。


将“辣”一种口味来作为一个品牌的特色可以看做是卫龙对于自身品牌优势的高度利用,同时也是对品牌力扩大的再促进。

除卫龙之外,大部分辣条企业还并未走多品类发展之路,在辣条全国性标准出台之后,辣条行业的发展无疑会更加规划,多样化品牌与创新将更加可期。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