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00:23
地摊经济,微就业里的大民生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从成都街头的小吃摊到河北校园的夫妻店,从河南许昌背街小巷到杭州街头巷尾,地摊经济不经意间点燃的烟火气被网友们频频点赞。这些熟悉的场景和味道,出现在人们随手一拍的小视频里,隔着屏幕告诉大家城市生活还是老样子。
灯火交错,人声鼎沸,街道荡漾着的是烟火气,更是人气。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疫情之后,就业问题将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而“无微不至”的就业,将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嵌入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那些熟悉的味道和风景,那些发展并壮大于地摊经济的小商贩,将是微就业映照大民生的一面镜子,成为生活回归日常的真实写照,经济复苏最生动的样本。
堵,实不如疏。想要释放地摊经济活力,需要精细化管理配套,需要制度化用心设计。这不仅考验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度,也是监测考验一个城市以商业为基准、绣花管理的水平。不光图省事“一禁了之”,不过度泛滥而影响居民生活,地摊经济最舒适的状态,应是在“放”和“收”之间找到平衡点。政府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又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天津市东丽区胡张庄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以解决没有行业约束标准、经营管理不规范、影响市容环境等问题。
让地摊经济热起来,不是江湖救急,也不是民间救穷。而是以规划未来的角度规划城市生活的现在,引导广大小微企业、小小微企业一次合理的回归和升级。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说,“马路经济、摊点经济也是经济,也要扶持”。由此看来,占道经营不仅仅是今年出于防控需要和刺激消费的应急之策,而是要在管理水准上升级,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给受疫情冲击的商家添利润,给消费者添快乐。
这些年,无论是昂首阔步的消费升级,还是俯身向下的市场开拓,无论是线上的拼多多,还是线下的地摊经济,都以各自不同模式开发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并在其深度和广度有个新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过针锋相对的势不两立,也有过你来我往的争执不休。只是,后来人们才渐渐意识到,经济活力往往激发于此,那些洗刷一代人生活方式的变革,正在悄悄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总理说,没有百姓便利的生活条件,大城市就会萎缩,流通业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
人间,就该闹哄哄。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陶凤)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系为零售人提供知识支持。我们尊重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有标注来源错误,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
展会咨询
孙先生 13146789310 sunke@ccfa.org.cn
孙先生 18032610878 sunmingqi@chinashop.cc
商务合作
赵女士 18701393158 zhaoyz@chinashop.cc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