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18:07
跨界应援!深圳服装企业转产防疫物资,一路要过几道关?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防护服生产车间)疫情发生以后,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
疫情发生以后,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少企业迅速开始了转产之路,其中不乏在制造上具有先天优势的服装企业。防疫物资要求高、要得急,想要火线转产,必须解决设备、原材料、资金、用工、防疫等多个环节的问题。即便如此,深圳多家服装企业仍然克服困难,为抗疫前线输送物资。
(柏堡龙防护服生产车间)
(柏堡龙防护品原材料仓)
疫情发生初期,由于正赶上春节假期,很多原材料生产的上游公司都放假了,库存也不多,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堡龙采用了最直接办法——现金购买。“这样供应商资金回流快,他们也愿意卖。”陈娜娜表示,这个春节,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制造工人都在连轴转。
我们现在是24小时开工,两班倒
近千人都在赶制防护服
这些东西是救命的
我们必须几天之内就做好转产的准备
(万旗防护服生产车间)
第二关:
购置设备助前线,改造无菌车间时间紧
“我们能做!”深圳市奔霓诗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霓诗”)董事长刘晓燕激动地说到。疫情期间,她被一线人员的抗疫事迹震撼。
我看到新闻里
一辆大巴载着一车高龄疑似病患到接收医院
行驶了五六个小时,但司机却没有穿防护服
既然市场这么缺防护服
而我们又有能力生产,那还等什么?
刘晓燕表示,一套合格的防护服需要通过上百项的检测,无菌环境和专业的制造设备必须要在生产前准备好。因此在投产前,奔霓诗又额外支出数万元购置了灭菌灯,同时改造了循环系统,为设立无菌车间转产做足准备。
据了解,奔霓诗的产品涵盖了梭织、针织、毛织、医护、警用等全品类服装,这次转产生产防护服类产品,从可行性研究到成品出厂,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
(奔霓诗防护服生产车间)
我们为了给无菌车间创造环境
原来5组的生产线位置全部征用
韩志强说,以前机器之间的距离一米二就足够,现在为了保证防护服不被污染,机器之间至少要隔两米距离,占用了不少场地。他坦言,从原材料到购置机器再到员工工资,服装企业转产做防护服,基本上是亏本的,即便这样也要做:“我们服装企业有这个条件,就应该为社会贡献,这是我们的责任。”
3000个口罩、10000副一次性手套、30箱消毒酒精、6桶240公斤的84消毒液......这是韩志强为惠州工厂返岗员工准备的防疫物资。然而复工的第一天,符合返岗要求的员工仅有40人,“这是我们平时人数的二十分之一,很多人因为各地封村封路出不来。”
用工难,是疫情之下服装企业要面对的另一难题。
韩志强表示,筹备转产防护服时,公司承担了省内所有返岗员工的路费,当时响应号召返回工厂的员工其实已经超过了200人。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员工都需先隔离14天才能返岗,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产能较低。
奔霓诗董事长刘晓燕表示,深圳的服装制造业依靠着大量的外地输入劳动力。往年节后就有用工问题,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情况更为严重。“仓管员在不会车缝的情况下,晚上加班帮忙做简单工序。在裁剪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生产总监主动担当裁床工作,加班加点裁剪。”截至2月26日,奔霓诗已经生产防护服3万余件,复工率达到70%。
(赢家防护服生产线)
(赢家防护服生产线)
深服协会长潘明表示,为深圳服装企业服务,是协会存在的价值。在这次疫情中,深圳服装人勇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服装人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过,疫情之后,服装人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因此,深服协将全力帮助企业获取资源和信息,为会员企业搭建平台,帮助深圳服装品牌走向国际。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