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跨界应援!深圳服装企业转产防疫物资,一路要过几道关?

跨界应援!深圳服装企业转产防疫物资,一路要过几道关?

2024.03.14 18:07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防护服生产车间)疫情发生以后,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防护服生产车间)

疫情发生以后,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少企业迅速开始了转产之路,其中不乏在制造上具有先天优势的服装企业。防疫物资要求高、要得急,想要火线转产,必须解决设备、原材料、资金、用工、防疫等多个环节的问题。即便如此,深圳多家服装企业仍然克服困难,为抗疫前线输送物资。


第一关
转产迫在眉睫,原料采购难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堡龙”)总经理陈娜娜表示,“我们做服装的,转做防护服有优势。”柏堡龙主要从事的是服装创意设计,并为客户提供面料研发、制样、组织生产等一站式服务。

(柏堡龙防护服生产车间)


对服装企业来说,防护服的制造技术不是难题,但对质检和制造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对供应商的资质也有要求。因此,转产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解决原材料问题。

透气膜和非织造布是生产医用防护服及口罩的重要外部原材料之一。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2019年,纺粘非织造布的产量为453.3万吨,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等领域。由于疫情原因,这些防护用品原材料成了重要的战疫物资。


(柏堡龙防护品原材料仓)


疫情发生初期,由于正赶上春节假期,很多原材料生产的上游公司都放假了,库存也不多,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堡龙采用了最直接办法——现金购买。“这样供应商资金回流快,他们也愿意卖。”陈娜娜表示,这个春节,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制造工人都在连轴转。


我们现在是24小时开工,两班倒

近千人都在赶制防护服

这些东西是救命的

我们必须几天之内就做好转产的准备


2月10日,2000件防护服从柏堡龙的流水线上正式下线,送往抗疫一线。15天后,这间无菌车间的防护服产量提升到了每天1万件。


同样是面对原材料紧缺的问题,深圳万旗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旗”)则积极向外寻求帮助:“我们的材料是通过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深服协”)协调回来的。”万旗董事长韩志强表示。


早在1月23日,深服协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关注有意转产的服装企业并收集相关信息。在深服协的帮助下,企业了解到了详细的转产要求和检验细则,并获得了原材料的可靠采买渠道。截至目前,万旗已经生产4万套防护服。


(万旗防护服生产车间)


第二关:

购置设备助前线,改造无菌车间时间紧


“我们能做!”深圳市奔霓诗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霓诗”)董事长刘晓燕激动地说到。疫情期间,她被一线人员的抗疫事迹震撼。


我看到新闻里

一辆大巴载着一车高龄疑似病患到接收医院

行驶了五六个小时,但司机却没有穿防护服

既然市场这么缺防护服

而我们又有能力生产,那还等什么?


刘晓燕表示,一套合格的防护服需要通过上百项的检测,无菌环境和专业的制造设备必须要在生产前准备好。因此在投产前,奔霓诗又额外支出数万元购置了灭菌灯,同时改造了循环系统,为设立无菌车间转产做足准备。


据了解,奔霓诗的产品涵盖了梭织、针织、毛织、医护、警用等全品类服装,这次转产生产防护服类产品,从可行性研究到成品出厂,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


(奔霓诗防护服生产车间)


2月15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龙华区工信局等单位部门的支持下,奔霓诗生产的首批1000件防护服顺利发货。

除了改造车间,制造防护服的专业设备也需要额外购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保持防护服绝对密封的压条机。这种设备可以将防护服材料各接口和缝线处用压条进行密封,从而保证防护服密闭防水,没有它,防护服企业增产扩能就会遇上瓶颈。

(万旗工厂的防护服压条机)

万旗董事长韩志强表示,公司主要生产高端女装,厂内原有4台压条机,全新机器的正常价格是一万元出头,但是在疫情期间,由于资源紧俏,二手压条机都已经卖到了一万八千元。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添置了4台。再加上其他设备,为了转产防护服,公司目前已前后购进了16台机器。

我们为了给无菌车间创造环境

原来5组的生产线位置全部征用


韩志强说,以前机器之间的距离一米二就足够,现在为了保证防护服不被污染,机器之间至少要隔两米距离,占用了不少场地。他坦言,从原材料到购置机器再到员工工资,服装企业转产做防护服,基本上是亏本的,即便这样也要做:“我们服装企业有这个条件,就应该为社会贡献,这是我们的责任。”


第三关:
安全生产放在先,工人如期返岗难

3000个口罩、10000副一次性手套、30箱消毒酒精、6桶240公斤的84消毒液......这是韩志强为惠州工厂返岗员工准备的防疫物资。然而复工的第一天,符合返岗要求的员工仅有40人,“这是我们平时人数的二十分之一,很多人因为各地封村封路出不来。”


用工难,是疫情之下服装企业要面对的另一难题。


韩志强表示,筹备转产防护服时,公司承担了省内所有返岗员工的路费,当时响应号召返回工厂的员工其实已经超过了200人。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员工都需先隔离14天才能返岗,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产能较低。


(奔霓诗防护服生产车间)

奔霓诗董事长刘晓燕表示,深圳的服装制造业依靠着大量的外地输入劳动力。往年节后就有用工问题,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情况更为严重。“仓管员在不会车缝的情况下,晚上加班帮忙做简单工序。在裁剪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生产总监主动担当裁床工作,加班加点裁剪。”截至2月26日,奔霓诗已经生产防护服3万余件,复工率达到70%。


一月底,赢家时尚集团在龙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深服协的协调下,也开始了转产防护服的工作。仅用3天时间就将1000平方米的女装智能制造生产车间改造成生产医疗防护服的无菌车间。从刚开始只有80名员工符合返岗要求,到目前集团总部以及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已有8000人回到岗位。


(赢家防护服生产线)


集团副总裁、创意总监袁琼对深服协在复产复工的过程中为企业协调口罩等防疫物资表示感谢:“目前一周就要用掉8万个口罩,如果没有协会调集的资源,问题确实不好解决。”

(赢家防护服生产线)


深服协会长潘明表示,为深圳服装企业服务,是协会存在的价值。在这次疫情中,深圳服装人勇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服装人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过,疫情之后,服装人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因此,深服协将全力帮助企业获取资源和信息,为会员企业搭建平台,帮助深圳服装品牌走向国际。

文章来源: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