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7 11:52
【发现】2015年米兰国际灯饰展——概览及趋势
文章来源: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公众号
编译/邱烨“光”是今年文化讨论最热衷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宣布2015年为...
编译/邱烨
“光”是今年文化讨论最热衷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宣布2015年为国际光之年。光作为物理现象复杂而延续,是人们解析的中心(它是Attilio Stocchi的灯光秀作品"FAVILLA·光之声"的主题);作为超自然的现象,对光的探索则更为艰难 (哲学家和神学家们此刻正笔耕不缀,不禁让我们追忆起远古人类在历史深处最初的呼唤:给我们光明吧!)
2015年我们又迎来了米兰国际灯饰展。今年引领灯饰世界的潮流是什么?与其它家居装饰业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呢?
首先,2015年灯饰展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不同于家具,近来在灯饰业界基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关系,正发生着复杂而多样的碰撞。LED光源的迅速演进要求生产者和设计师们投入深刻的思考,并且已经在实际上使传统灯光装置失去了意义。LED光源使用寿命长,甚至超过灯光装置本身,这使得灯饰在外形和空间上的存在变得不再重要。简而言之,照明设计的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照明艺术设计主要存在两个不同的方向策略。
第一个方向是最大程度地简化灯泡,使之完全无缝融入到建筑本身。另一个方向则是灯饰外形的新发现,超越功能所限,致力于设计令人惊艳的外观。
前者的代表作有,Ernesto Gismondi为Artemide设计的“边际灯光”,其由厚度仅为1.5厘米的有机玻璃板制成;Davide Groppi的“Fosbury”有如一条静默的灯带;以及由Buro Famos为Modoluce设计的“Orb”,呈现为空心的圆球。
至于后者,设计大师Ingo Maurer以白炽灯泡(“灯泡的丰碑”)作为反讽的典型证明。而挪威的年轻设计师Daniel Rybakken为Luceplany设计的“Stochastic”是由镀银的硼硅酸盐玻璃灯泡组成的一片“云”,内部隐现有光源。
另一条“为外形正名”的途径则蕴涵了“叙事化”潮流,比如Amedeo G. Cavalchini为Lumencenter设计的“Astolfo”台灯(灯臂化身骑士之矛)和Arik Levy为Danese设计的六月鸟“鸟屋”,其中一只灯泡变成金光灿灿的鸟蛋。
仿效20世纪早期中产阶级的怀旧风潮无疑亦是此次展会的亮点之一。Garth Roberts在为J.T. Kalmar设计的“Fliegenbein”落地灯上运用的褶皱羊皮;Barovier&Toso的大型“林肯”枝形吊灯,它的玻璃球体采用了baloton古法吹制,配以镀金玫瑰底座。同时兼具浪漫怀旧和未来主义风格的有,Ross Lovegrove为Artemide设计的“Chlorophilia”吊灯,其轻盈空灵的叶片散发出光芒,并投射出魔幻般的阴影。Odo Fioravanti为FontanaArte设计的“Volee”工作灯既具有奇妙效果又饱含技术性:一挥手即可点亮它,并能够在8小时后自动熄灭。
简而言之,2015年米兰国际灯饰展的趋势正如家具展一样,彰显了一种“讲故事”的能力:当代设计师们已经化身为讲故事的人。
文章来源: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